2015年2月3日星期二
郝明義:他們到底所為何來? ——哭後藤健二與James Foley
他們到底所為何來?
——哭後藤健二與James Foley
文/郝明義
2011年,我在北京和劉香成聊過一次天。
劉香成曾任 Time雜誌、美聯社 攝影記者,也得過普立茲獎。我們談到在網路、iPhone如此普及,人人都可以是記者、攝影記者的今天,專業新聞報導的意義和價值。
劉香成感嘆過去大通訊社可以培養專業並分工的文字記者、攝影記者的時代一去不返。現在通訊社也好,新聞媒體為了節省成本,也為了方便,都愛用自由投稿的作品,要用Free-lance的記者,也要求盡量能既會寫,又能自己拍。
那麼專業的追求到底出自哪裡呢?我筆記了一段劉香成談的重點是:「專業,大家都會想到來自於努力工作所積累的那一部份。但是很容易忽略,專業,尤其是頂尖的專業,卻同時還要有來自休閒的培養。因為休閒才能思考,才能蘊育出遊刃有餘。」
這幾天,看後藤健二被IS斬首的新聞,加上去年底 紐約時報周刊 對去年另一位被IS斬首的美國記者 James Foley的回顧,讓我對新聞記者的專業意義和價值,又有了新的體認。
後藤健二和James Foley一樣,都是獨立記者 Free-lance。他們沒有過去大通訊社記者的無冕王光環可用,他們跑到戰亂的最前線,不惜自己生命,都是自己先掏腰包付所有的費用。而他們得到的回報,不但是被當地的導遊所出賣,最後被IS 斬首,並且這些風險都是自己所預知的。
他們到底所為何來?
紐約時報周刊在回顧 James Foley 為什麼要如此親身涉險的時候,引用了一句他說的話:「The world needs to know the plight of the little people who are walked upon like grass.」(那些卑微地像草一樣被踐踏的人的痛苦,需要被這個世界所知道。」
而 BBC在 後藤健二遇害後做他的報導,也引用了一段他的話:「那些我去採訪報道的地方遭遇著巨大的困難,但即便在那裏,人們也每天生活著……那些人總有些話要說,有信息要傳達。如果我能幫助他們將信息傳遞給世界,那麼就可能促成某種解決方法。」
James Foley 和後藤健二 不約而同地解釋了支持他們一再自己花錢回到危險之地,終至被人綁票斬首也不悔的根本原因。
那也是每一個素人的 FB 文字、FB或Youtube 攝影與錄影都可能傳播全世界的今天,他們告訴我真正的新聞記者,獨立新聞記者,所立足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向James Foley與後藤健二及你們所代表的那些獨立記者致敬。
也為你們而哭。
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4/12/25/magazine/2014-the-lives-they-lived.html?ref=magazine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5/01/150131_profile_goto
(转自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nref=story)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