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4日星期五

转:“万邦来朝”很美吗?


“万邦来朝”很美吗?

文/毒舌的毒

APEC虽然结束了,但APEC热还没结束。每个人眼里都有一个APEC,有人看到的是APEC蓝,有人看到的道路畅通,有人看到的是工厂停工。还有一些人历史感比较好,他们看到了“万邦来朝”的景象,在那一刻,说不定眼角一下子湿润了。

同样一个“万邦来朝”,不同人也读出了不同的意味。比如人民日报微信公号的一篇文章说:“设宴水立方,更让人有‘万邦来朝’感觉”。还有更赤裸裸的,前两 天,《紫禁城》杂志发了一张“故宫举行的古代APEC”的图,并让大家找找“哪些国家使臣今天又来了”。这些显然是把“万邦来朝”作为褒义词,带着由内而外的自豪感来说的。

而事不凑巧,作为人民日报旗下的子报,环球时报却发了一篇评论称“万邦来朝的滑稽比喻是黑中国”。值得注意的是,环球时报并不是觉得“万邦来朝”不好,相 反,它认为“万邦来朝都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那个体系带给了东亚稳定和繁荣”,而只是觉得这个词过时了,现在再用只会成为敌人编造“中国威胁 论”的材料。

问题出现了,中国古代曾出现过的“万邦来朝”真的那么美好,到现在都值得怀念吗?“万邦来朝”是理想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吗?

朝贡制度来源于先秦分封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真实的运行情况是怎样的呢?

故事从明朝嘉靖年间的“争贡之役”说起。当时,日本国内有两股势力分别派遣使团来中国朝贡,分别是大内氏和细川氏。两个使团到达浙江宁波后,发生真伪之争。结果双方打了起来,不仅“日本人自相残杀”,而且杀害了不少中国民众和追捕他们的明朝官兵,以致“浙中大震”。

朝贡被今人想象成四周弱小的蛮夷向强大的中央王朝示好、臣服,通俗来讲,也就是给人当孙子。那么为什么日本人要争着给明王朝当孙子呢?当不成孙子还要烧杀抢掠?真是匪夷所思。

其实秘密很简单:朝贡是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中央王朝在朝贡工作中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厚往薄来”。朱元璋就曾指示:“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水,动经数万里。彼即慕义来归,则则赉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怀柔之意”。一位外国国王来了之后,因为没什么东西可以进贡而表示惭愧,朱元璋的大臣沈秩就这样告诉他: “皇帝富有四海,岂有所求?但欲王之称藩,一示无外。”意思是:你们只要来了,认我们当老大,这就够了。我们一定好吃好喝好招待,回去的时候,还保证你双 手不空。

皇帝大手笔的赏赐,向来是吸引“四夷”来朝贡的法宝。小国只需要上贡些稀罕东西,大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比如大象、狮子、长颈鹿,这些东西基本都归了皇帝个人;但朝贡者从中央王朝得到的,可都是真金白银、绫罗绸缎。

然而,中华物力再丰厚,也终是有限的。在丰厚赏赐的诱惑之下,有些小国简直上贡成瘾,频率越来越高,使团规模也越来越大。比如宋朝初期,“二圣(太祖、太宗)以来,四夷朝贡曾无虚岁”。朝廷不堪重负,只得规定朝贡的次数与人数。关系好的国家,才允许他们多朝贡几次。比如,朝鲜就是向明朝朝贡最为频繁的国 家,最多的时候,每年能来6次。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最惠国待遇”。

另外,很多时候,中央王朝都禁绝民间与外国进行贸易,于是朝贡对周围国家来讲,也是难得的交易机会。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就看得很明白:“岛夷朝贡,不过利于互市赐予。”

史书中“万国来朝”的叙述之所以多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统治者历来将朝贡视为盛世的标志,史家就会倾向于把所有中外交往的形式都戴上“朝贡”的帽子。比如汉代“那些带所谓贡品前来的罽宾人既非官员,也不是贵族,而是前来贸易的普通商人。”

总之,古代的“万国来朝”、“四海宾服”说起来很好听,实质上却往往是皇帝慷百姓之慨,花大价钱给自己买一个好名声、过一过“天下共主”的瘾,实在没什么可羡慕与怀念的。今朝今世,不仅国际关系的游戏规则彻底变了,更重要的,在历史上只能给皇帝当冤大头的臣民早已变成了“公民”和“纳税人”。

【转自墙外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