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星期六

周雷:西藏庆典中隐藏的结构、秩序和不安


这篇文章值得转载,来自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pl/pl/article_2011072741139.html(来源: 联合早报网。)

周雷:西藏庆典中隐藏的结构、秩序和不安
发布时间:2011-07-27 09:44

  是否应该重新估量西藏的历史、政治沿革、生态地位,尤其是西藏的宗教价值?并重新书写一个前后一致、逻辑关联密切的西藏时间史?

  得知“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庆典”直播的消息,是通过中国某家最有影响力的微博的通知:庆典正在直播,并提供了链接地址,但我选择打开电视机,观看CCTV的现场直播。在拿起遥控器的时候,我想起一个多月前,我询问一位在西藏工作的资深官方记者朋友具体庆典的时间,当时他很为难,说是保密的。

  在擅长文本分析的国际时政观察人士眼中,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讲话,当然可以理解成为中国下一届政府治理西藏的最新政纲——至少是一个简略版本。以我对中国政府文字工作者的了解,时机、字数、顺序、频率,这些是最为重要的修辞,有时候会比文字的叙事本身更重要。

  习近平副主席对西藏的地位有“六个重要”的表述,我的分析也从此开始:“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在我看来,这个表述有可能是中国内部,有关各种治理西藏政见不同者进行沟通的重要认知前提,也就是解决“西藏是什么?可能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等问题。无论是谁,都可能会认同这里列出的“六个重要”,毫无疑问都是重要的,但是不同人可能会增加新的选择项,最关键的是——排出不同的顺序。

  2011年7月19日,出现在中国国家副主席(可能是未来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西藏719政纲”(若干时日之后,它可能被称作“719讲话”)中的管理智慧和思维,毫无疑问是清晰、坚忍、大气的;但是它也显露出了几个重要的潜台词——这有时成为问题的关键。

  首先,“政治打招呼的方式”。习近平在第二段说道: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西藏各族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指战员、武警西藏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这里当然是在修辞上,具象化中国国徽、国旗、党旗中有关镰刀和斧头、齿轮、麦穗等国家主人的初始意象。问题是:西藏为众人所熟知——即使是汉族普通百姓所熟知的藏传佛教人士和教众在哪里?回过头去找,答案当然在“各界人士”这个词汇里。虽然在一开始隐藏了,但是在整个庆典观礼过程中,不管是最高领导、自治区领导、军队领导还是普通翻身农奴,他们都会指名道姓那个人——达赖喇嘛。而在常识中,不可否认,他仍然是这个宗教的一个最重要象征之一。

  其二,政治仪式的口音。习近平讲话中开篇提到的中国特色“赋比兴”式的政治烘托语:古城拉萨花团锦簇,雪域高原焕然一新,各族人民纵情歌唱。但是,凡是熟悉西藏、去过西藏的人知道,当地人在真正民间庆祝一项重要事情的时候,他们并不是“矩阵排列”的。容易缺氧和高原反应的看客可以用谷歌图片(搜索结果一般只有两种类别:国际版和中国版,但是个别地区会出现自治区版)搜索如下关键词:晒佛、坐床、雪顿节、摸顶等词汇,大概能了解西藏人在纵情歌唱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情形。

  缺乏与政治语言相符的政治符号

  其三,政治建筑的意味。任何一个国家,一般都有一个政治象征建筑。美国人喜欢在有超长游泳池和方尖碑的广场上集会,陪着政治家起伏的演讲流泪、流血、流汗。中国人当然也有,但是问题是在六十年西藏和平解放的庆典,为什么还是需要在布达拉宫东南西北方戒严,并搭建一个具有“人民代表大会式”中国政治临时建筑来主持庆典?幼稚的人会问,这个有国徽的主席台会在庆典结束后,在布达拉宫门前消失吗?还是整体搬迁进入西藏和平解放纪念馆?为什么在所有庆典讲话的修辞中,将西藏1951年之前理解成一个阴霾密布、人不能为人、万古如长夜的中世纪黑暗,但是一个庆祝六十年光明的典礼,却放在这个“黑暗世纪”的统治尊座上举行?一个为众人所接受的光明城城市形制和新西藏的政治建筑在哪里?如果暂时没有,是否应该重新估量西藏的历史、政治沿革、生态地位,尤其是西藏的宗教价值?并重新书写一个前后一致、逻辑关联密切的西藏时间史?

  其四,治理难题的地区差异。习近平副主席在提到解决西藏民生问题的时候,说道: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按照努力使全区各族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解决好西藏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些毫无疑问是非常睿智和富有远见的,但是细心阅读和思考可以发现,这些要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治理标准,那么在西藏这么一个独特的地理、文化、宗教、政治区域里,它是否应该有个西藏现代模式和民族现代模式?关键是这种模式,不仅应该和内地其他地区区分,还可能开创一种新的现代模式,供给中国人集体反思。

  这种西藏现代模式一定非常独特,而且应该最大程度激发人们认知的兴趣:人类世界的动植物方舟?国际冥想中心?精神特别行政区?研究前现代世界和另类知识的国际交流中心?高地文明的丰饶之角?人类旷野认知的核心地带?一个认知意义上的人类之城?

  中国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思维,其实相当具有历史的深意,所谓的跨越,不仅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位移,它更多还可以是一种质性、量性上都产生变化的时间智慧和分歧解决意识。让我们回到最初讨论的修辞本身,我们说话是为了沟通和理解,并平衡行动。如果中国的2050年之舟,需要搭载所有的中国人向未来起航,同时还需要在这个航行过程中,经历各种“奥德赛”(odyssey),最终超越并找到一个自我和“国家感”,我们必须进行更多基本的跨族群交际和相互学习。

  仔细的读者会发现,被授权官方报道庆典全程的新华网西藏频道,其实有汉语频道和藏语频道两个版本,汉语频道的最右下角——连续鼠标滚轴多次才能看见,有一个藏语板块。而直接点击藏语频道,藏语内容和汉语内容是大不相同的。汉语的内容分门别类、林林总总、结构上互相呼应,藏语内容的html代码编写逻辑也是汉语拼音式的,点击进入长达千字的汉语原文,只有短短几行。汉语和藏语,以及背后操这些语言的人,在这些长时间的沟通差距中损失的不仅是信息,正是前文提到的所有的东西——共享的荣耀感、对未来风险的共同治理、共同拥有的国家仪式感和相互认同。

  这些正是一个六十年应该去反思的过往,一个未来六十年应该有的“终日乾乾,夕若惕”(出自《易经》:意为自强不息、健进不休、终日不懈,似乎危险总在旁侧)的心理准备。

  (作者是南京大学博士后、人类学学者)

1 条评论:

  1. 化隆县石大仓乡大加沿小学支教日记

    整理人:刘翠培

    大加沿小学位于青海省化隆县回族自治区石大仓乡大加沿村。

    学校最早建于1968年,至今已有41年历史,可它所走过的路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到的,在70,80年代末,由于年久失修,学校被迫停办,到了1990年,村民们自己筹措了一些钱,借了一座房子,给孩子们上课。1994年,那位临时老师去世,学校再次停办了。

    现在学校的总面积有4422平方米,修建于2005年,格来海老人把自己家的牛羊群和西宁的房子卖掉后共筹得人民币28万、加上亲人募捐的5万元人民币后开始筹建这个学校。但是由于资金不足,社会各界人士陆陆续续的捐助,总共筹得58万用来修建这个学校以及简单的教学设备。因此从某个角度来说大加沿小学可称之为一所民办学校。这注定了与之带来的一些不可不避免的困难,就教师资源来说,学校现有6名教师,其中3名是正式的,就是能得到国家发放工资的,另外3名是格来海老人和他外出打工的孩子来支付的。此外,孩子们每年的校服也是由格来海老人免费提供的。

    该校现有年级五个,学生100多名,其中有20多名村上的(该村人家户较少,没有学校,虽然看着就在山上,但由于山路盘旋,来回得走3小时左右的路。)所以在中午放学的时侯,加上村里的,大约有30来个孩子在学校吃放,“饭”其实就是从家里带来的干馍,在操场的左面的花坛边,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围在水池,然后嚼一口干馍又凑着喝一口水。

    大加沿村有100多户人家,约600人。都是藏民,会说普通话的人除了读过书的学生外,一般村民都很难和外人沟通,然而家里的青稞和小麦以及几头牛羊并不能让他们很好的生活,可受语言和自身没什么技能的限制,村民们只能在离家比较近的市县周围做工资低的体力劳动活,大约一个月回一次家,据村里的书记了解,村里每个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800~900元,现在在读的学生有30人家庭条件很困难,占在读学生的30%,这其中又有13人为单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但对于那些普通家庭而言,能上完小学就差不多了,因为中学是去县里上的,那就得花费高额的学费,就拿村里的书记来说,他家的条件在村子里就算富有家庭了,因为他有一辆小面包车,也是车里唯一的有车之家。书记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大女儿上初一,二女儿正上五年级,书记每天都跑车从村里到县上的路,大约一天净挣20块,但女儿每学期的学费是块。明年二女儿就要上初一了,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但同时也给这样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压力!

    此外,再怎么热的天气里,人们都不怕,爷爷的是冷,在寒冬来时,羊群不能出去,孩子们没有多的衣服,导致有些孩子不能来上学,

    现大加沿小学稀缺物资如下:

    1. 学校的一面水泥墙。在去年重建学校时,由于资金不足,南面的一面墙为土墙,当每次下雨时,就会有一些泥水顺着墙壁往下流,若遇上大一点的雨就有可能被雨水冲毁,

    2. 两个乒乓球台,学校现在有乒乓球拍两副(好心人捐献的包括一些书籍),但没有乒乓球台,所以孩子们不能使用,修建两个球台有利于孩子们丰富课余生活,

    3. 孩子们冷天的衣服,冬天天即将来临,在青藏高原上气温比较低,格来海老人说过“孩子们不怕热天,怕的是冷天,天气冷了孩子们没厚的衣服穿,因此许多孩子不能到学校上课,……”他还说真的很希望好心人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冷天穿的厚衣服。

    4. 13个单亲家庭或是父母双亡的孩子基本的生活费用何处书本以外的一些杂费,这些孩子多半跟着爷爷奶奶一块生活,但爷爷奶奶已年老不能挣钱。在这方面真的很希望,有一个团体能提供稳定而持久的资助。



    一些感受:

    在这里老师得到了极高的尊重,记得第一次走进村里的时候,看见有一些村民蹲在土墙下(这个时候为小麦和油菜生长的时候),带我们走近时,他们便都站了起来,然后亲切地和我们微笑(他们差不多只会说藏语),一个村民还和我们打招呼“老师…你…好!”我们在那里住的时候,还有一些孩子从家里带来了一些自家做的馍,酸奶等。

    在这里孩子们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这与当地的师资力量有很大关系,一年级的孩子都不会说普通话,二年级的勉强能说一些;三四五年级孩子的基础很差,很多上过了的书本上的题都不会做,但孩子们很聪明的。他们都希望有是一个能做朋友的老师。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