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星期六
周雷:西藏庆典中隐藏的结构、秩序和不安
这篇文章值得转载,来自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pl/pl/article_2011072741139.html(来源: 联合早报网。)
周雷:西藏庆典中隐藏的结构、秩序和不安
发布时间:2011-07-27 09:44
是否应该重新估量西藏的历史、政治沿革、生态地位,尤其是西藏的宗教价值?并重新书写一个前后一致、逻辑关联密切的西藏时间史?
得知“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庆典”直播的消息,是通过中国某家最有影响力的微博的通知:庆典正在直播,并提供了链接地址,但我选择打开电视机,观看CCTV的现场直播。在拿起遥控器的时候,我想起一个多月前,我询问一位在西藏工作的资深官方记者朋友具体庆典的时间,当时他很为难,说是保密的。
在擅长文本分析的国际时政观察人士眼中,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讲话,当然可以理解成为中国下一届政府治理西藏的最新政纲——至少是一个简略版本。以我对中国政府文字工作者的了解,时机、字数、顺序、频率,这些是最为重要的修辞,有时候会比文字的叙事本身更重要。
习近平副主席对西藏的地位有“六个重要”的表述,我的分析也从此开始:“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在我看来,这个表述有可能是中国内部,有关各种治理西藏政见不同者进行沟通的重要认知前提,也就是解决“西藏是什么?可能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等问题。无论是谁,都可能会认同这里列出的“六个重要”,毫无疑问都是重要的,但是不同人可能会增加新的选择项,最关键的是——排出不同的顺序。
2011年7月19日,出现在中国国家副主席(可能是未来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西藏719政纲”(若干时日之后,它可能被称作“719讲话”)中的管理智慧和思维,毫无疑问是清晰、坚忍、大气的;但是它也显露出了几个重要的潜台词——这有时成为问题的关键。
首先,“政治打招呼的方式”。习近平在第二段说道: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西藏各族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指战员、武警西藏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这里当然是在修辞上,具象化中国国徽、国旗、党旗中有关镰刀和斧头、齿轮、麦穗等国家主人的初始意象。问题是:西藏为众人所熟知——即使是汉族普通百姓所熟知的藏传佛教人士和教众在哪里?回过头去找,答案当然在“各界人士”这个词汇里。虽然在一开始隐藏了,但是在整个庆典观礼过程中,不管是最高领导、自治区领导、军队领导还是普通翻身农奴,他们都会指名道姓那个人——达赖喇嘛。而在常识中,不可否认,他仍然是这个宗教的一个最重要象征之一。
其二,政治仪式的口音。习近平讲话中开篇提到的中国特色“赋比兴”式的政治烘托语:古城拉萨花团锦簇,雪域高原焕然一新,各族人民纵情歌唱。但是,凡是熟悉西藏、去过西藏的人知道,当地人在真正民间庆祝一项重要事情的时候,他们并不是“矩阵排列”的。容易缺氧和高原反应的看客可以用谷歌图片(搜索结果一般只有两种类别:国际版和中国版,但是个别地区会出现自治区版)搜索如下关键词:晒佛、坐床、雪顿节、摸顶等词汇,大概能了解西藏人在纵情歌唱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情形。
缺乏与政治语言相符的政治符号
其三,政治建筑的意味。任何一个国家,一般都有一个政治象征建筑。美国人喜欢在有超长游泳池和方尖碑的广场上集会,陪着政治家起伏的演讲流泪、流血、流汗。中国人当然也有,但是问题是在六十年西藏和平解放的庆典,为什么还是需要在布达拉宫东南西北方戒严,并搭建一个具有“人民代表大会式”中国政治临时建筑来主持庆典?幼稚的人会问,这个有国徽的主席台会在庆典结束后,在布达拉宫门前消失吗?还是整体搬迁进入西藏和平解放纪念馆?为什么在所有庆典讲话的修辞中,将西藏1951年之前理解成一个阴霾密布、人不能为人、万古如长夜的中世纪黑暗,但是一个庆祝六十年光明的典礼,却放在这个“黑暗世纪”的统治尊座上举行?一个为众人所接受的光明城城市形制和新西藏的政治建筑在哪里?如果暂时没有,是否应该重新估量西藏的历史、政治沿革、生态地位,尤其是西藏的宗教价值?并重新书写一个前后一致、逻辑关联密切的西藏时间史?
其四,治理难题的地区差异。习近平副主席在提到解决西藏民生问题的时候,说道: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按照努力使全区各族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解决好西藏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些毫无疑问是非常睿智和富有远见的,但是细心阅读和思考可以发现,这些要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治理标准,那么在西藏这么一个独特的地理、文化、宗教、政治区域里,它是否应该有个西藏现代模式和民族现代模式?关键是这种模式,不仅应该和内地其他地区区分,还可能开创一种新的现代模式,供给中国人集体反思。
这种西藏现代模式一定非常独特,而且应该最大程度激发人们认知的兴趣:人类世界的动植物方舟?国际冥想中心?精神特别行政区?研究前现代世界和另类知识的国际交流中心?高地文明的丰饶之角?人类旷野认知的核心地带?一个认知意义上的人类之城?
中国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思维,其实相当具有历史的深意,所谓的跨越,不仅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位移,它更多还可以是一种质性、量性上都产生变化的时间智慧和分歧解决意识。让我们回到最初讨论的修辞本身,我们说话是为了沟通和理解,并平衡行动。如果中国的2050年之舟,需要搭载所有的中国人向未来起航,同时还需要在这个航行过程中,经历各种“奥德赛”(odyssey),最终超越并找到一个自我和“国家感”,我们必须进行更多基本的跨族群交际和相互学习。
仔细的读者会发现,被授权官方报道庆典全程的新华网西藏频道,其实有汉语频道和藏语频道两个版本,汉语频道的最右下角——连续鼠标滚轴多次才能看见,有一个藏语板块。而直接点击藏语频道,藏语内容和汉语内容是大不相同的。汉语的内容分门别类、林林总总、结构上互相呼应,藏语内容的html代码编写逻辑也是汉语拼音式的,点击进入长达千字的汉语原文,只有短短几行。汉语和藏语,以及背后操这些语言的人,在这些长时间的沟通差距中损失的不仅是信息,正是前文提到的所有的东西——共享的荣耀感、对未来风险的共同治理、共同拥有的国家仪式感和相互认同。
这些正是一个六十年应该去反思的过往,一个未来六十年应该有的“终日乾乾,夕若惕”(出自《易经》:意为自强不息、健进不休、终日不懈,似乎危险总在旁侧)的心理准备。
(作者是南京大学博士后、人类学学者)
辛亥革命之于西藏
辛亥革命之后在中国出现的五族共和图。
中共建国后的五十六个民族图。
辛亥革命之于西藏
文/唯色
在北京闷热的夏日,听到从东京来的朋友问我:辛亥革命对于西藏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这让我想起今年恰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似乎中国对此并无太多关注,媒体整天鼓吹的都是“红色经典”,在无比嘹亮的“红歌”声中,所有的溢美之辞都是献给成立九十周年的中共。虽然中国继承的是满清帝国的疆土,但对推翻满清帝国之后得到的好处并不感恩。
辛亥革命对于西藏的意义可从两个方面而论。一方面,它产生了即时效应。当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是,血腥同化藏东康地的清末大臣赵尔丰被起义军割掉脑袋,他派遣的已进入今林芝一带的军队因局势动荡而狼狈逃回。随后,几乎所有的中国军人和官员缴械投降,离开了西藏。
可以说,辛亥革命是西藏的机会。十三世达赖喇嘛非常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并且也几乎是抓住了机会。流亡归来的他领导执政了几百年的噶厦,于1913年正式声明西藏是独立的国家。可是如此重大的宣布,如果没有得到国际承认,等于无用。当时世界以西方列强为瞻,换句话说,独立与否,是需要在国际文件中用西方的字眼和观念来确定,才具有法定效力。
其实当时锲而不舍,也就不会是后来这种结果了。藏人自己没有把握住,最终错失了良机,而这在今天也是有着现实意义的。正如蒙古作家达希东日布写到:“蒙古的建国之父们……清楚地看到当时的国际形势,在(1911年)宣布独立之后马上向列强派去使节……在维吾尔人和藏人精英们把主要精力投入于宗教的时候,蒙古人中间却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铁血政治家。”
比较一下藏维蒙,虽然都是不断被剥夺的命运,但是蒙古人当时有了自己的独立国家,这就是结果。当然蒙古是得到了沙俄强有力的支持,而西藏所倚靠的英国,却总是在关键时刻,或者弃之不顾或者直捣而入或者束手旁观。甚至在没有西藏参与的情况下,与满清签订过关涉西藏主权的条约。事实上,最早出卖西藏的正是英国这个老朋友,甚至在2008年还釜底抽薪,百年来明确承认中国对西藏有主权。
另一方面,辛亥革命对于西藏有着持久的长期效应,其影响是深远和强烈的。我指的是辛亥革命之后,先是袁世凯提出“五族和如一家”,继而孙中山在1912年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提出“五族共和”,即所谓“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由此发端“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一部分”的说辞,全然不顾藏人与蒙古人已宣布独立、且相互承认独立的事实。
孙中山不但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而且他的巨幅画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之日会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与毛泽东遥遥相对。这表明,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继承了他思想的衣钵,尤其是“五族共和”。听上去是平等的、大同的、美好的,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无论当时的“五族”,还是而今的五十六个民族,从来只有一个民族。
因此藏人的眼光一定要放远。对于一个弱势民族而言,未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必须要清楚,否则便是踏上了不归路。
2011年7月
(本文为RFA藏语节目,转载请注明。)
这篇文章由自由亚洲藏语专题节目广播
http://www.rfa.org/tibetan/chediklaytsen/ukaylatsen/woser/revolution-of-iron-pig-year-07222011161645.html
2011年7月23日星期六
「使命必達」 印度的西藏地圖
唯色注:这篇文章,是在数日前读到。因为急于踏上回家的路程,来不及寻找此文的第一篇。。。而此刻,仍在路上,在家园的路上。
「使命必達」 印度的西藏地圖(第二張)
專欄作者:潘美玲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1783
印度幅員廣大,四通八達的鐵路系統之外,十億以上的人員和物資運輸的基礎建設還很不足,火車、公車都儘量塞人,甚至包括車頂,我在南印度親眼見到一台機動三輪車,有人稱為嘟嘟車(auto rickshaw)裝了大小喇嘛十幾人。在印度只要任何可以移動的運輸工具,都被充分利用,到裝滿、裝不下為止。我們習慣高鐵、捷運、公車、當然還有摩托車等工具,臺灣的郵政體系,宅急便、還有超商網上訂購甚至24小時內取貨的便利服務,除了過年、國定假日之外,移動和傳遞基本都能有效地進行。但對在印度的中下階層的人而言,如何經濟而有效率地移動,或如何將物品運送到目的地,是日常生活的戰略,像是搶票、爭位子般的鬥爭,或者共乘、搭便車等順便互相幫助的資源分享。
對流亡藏人而言,規劃、利用/挪用各項連結,是在印度生存很重要的一項技能。作為田野研究者的我,也成為他們傳遞物品的環節,行李裡面都有一個「快遞專區」要使命必達的物件,將東西直接送到指定人的手中。基本流程如下:
為了研究流亡藏人在印度的毛衣貿易,我必須走訪到藏人設有毛衣市場的印度城市,每一次的田野旅程都是新的開始,規劃路線,解決交通和食宿問題。最好的情況是找到在當地的藏人的接應,從台灣延伸到某個印度城市進行網絡動員,下田野之前,對在台藏人或藏傳佛教徒四處打聽,找人介紹當地可以幫忙的人,就在風聲散佈之際,有效的線索進來的時候,就會有人請託幫忙順便帶東西到印度去。
這個過程印證了六度分隔(six degree of separation)的小世界理論,也就是找到合適的六個人,不論妳是誰,或在世界哪個角落,都能和世界的任何一個人產生連結,也浮現出從台灣到印度各種民間的網絡關係,幾趟下來帶過形形色色的物品:
例如幫忙帶過藏人歌手葛莎雀吉在台灣首度發片的《度母化聲》數十片音樂光碟到達蘭薩拉,順便廣告一下,該專輯還在台灣入圍金曲獎第十七屆「最佳傳統樂曲專輯」;至於最重量級的紀錄是台灣有機豆腐業者託付,各達十公斤的凝結劑和發泡劑,這是台灣業者發心協助南印度藏傳佛寺成立豆腐工廠,增進他們素食飲食的多樣性和蛋白質營養,由於尚屬草創階段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原料,品質也不穩定,還是得依靠台灣的原料,所以這批生產豆腐的藥劑,關係到接下來的幾個月,整個佛寺數千人新鮮豆腐的供應。而為了使這些白色粉末不會在印度入境時,被海關誤認為毒品,還費了一番周章請化工行出證明,以免自己成為小說《項塔蘭》裡面的人物。
至於幫忙帶錢是很普遍的,像是藏人朋友Tashi熱心幫我介紹住在Shimla的舅舅,協助我田野的安頓,還很台灣地拿出美金100元,要我到Shimla見到這位「只通過電話但從未謀面」的舅舅時,幫他送出這個紅包,而我也帶回來舅舅的照片,讓Tashi知道舅舅的長相。也幫台灣的佛學團體帶過數千美金的捐款,給印度某個學校。歷年來一群台灣的佛教徒都到這個由義籍人士創辦,專門收容印度窮苦兒童的學校擔任志工,但他們覺得所做有限,不如將機票錢省下來,直接捐給學校,正在苦惱不知如何將錢送到時,透過朋友正好知道我要到該地作田野,有這種做好事的機會,當然也是「使命必達」。
通常我都知道幫忙攜帶物品內容,去年到印度的田野規劃了幾個地方,最後一站會到達蘭薩拉,台灣達賴喇嘛基金會秘書託付一個小包裹,要親送到達賴喇嘛法王辦公室,我也不便多問,但總是有許多想像,到底什麼重要的東西,要我們親手交過去,護送這種「最高機密」,那我們不就成了007影片中的角色了嗎?一路上戰戰兢兢小心保護,終於最後交到法王秘書的手中,達成任務,也解除了心裡的壓力,最後還是忍不住問了包裹的內容,謎底終於揭曉:「硃砂印泥」,是法王正式用印時要使用的文具,這種印章文化的用品,印度找不到的,而由海外單位協助提供。
既然是文具用品,為何不直接用寄的,算算我們在印度一趟下來直到「使命必達」,時間和國際郵件沒差多少,就官方單位而言,這種包裹的郵資絕不是問題。但藏人確實傾向請人幫忙帶東西,以關係網絡傳遞物品,請人帶錢的情況也很普遍,直接的理由是省去匯款的手續費或郵費,但背後透露的是「信任」的問題。印度的郵政系統並無法得到藏人的「制度性信任」,多數藏人無法成為印度的公民,難民的身份不能在印度的銀行開戶,也經常面臨印度官僚重重關卡的刁難,於是各種社會網絡成為解決問題的途徑,成為親朋好友的義務。
有人對印度社會的評論:“It is late but never too late, it is wrong but never too wrong”,用在郵政系統也很貼切。當在台灣收到由印度寄來的包裹,耗時至少三個星期到一個月的時間,最外層被仔細地縫上白布,並有數處紅色的封蠟章(火漆印),足見這個郵政系統的歷史和「時間感」。在紀錄片《達賴喇嘛十問》的開始,導演到了印度,卻不知道要怎樣聯絡到達賴喇嘛約採訪時間,導演的印度司機建議:「可以寫信給達賴喇嘛約時間。」但導演說:「我不信任印度的郵政系統。」司機說:「喔!這裡是印度,你可以寫email給達賴喇嘛!」,的確,通訊科技的進步超越了許多障礙,使溝通更直接,作家唯色在「看不見的西藏」部落格中提到,藉由視訊沒有護照的她在西藏境內得以晉見達賴喇嘛:「我流了很多很多的淚。當我以藏人的方式磕了三個頭,默頌祝禱文、手捧哈達跪在電腦跟前,淚眼朦朧中,看見尊者遙遙地伸出雙手,似要接過哈達,又似要給我加持,我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內心的感受….」科技的進步讓人們可以利用手機和網路,但唯色還是無法親手將哈達獻給達賴喇嘛。
於是在印度的流亡社會中,空間的移動都不再是個人的事,停留或拜訪哪些地方,或要去見哪些人,也不再是個人完全單獨自主的決定,因為在執行「使命必達」的任務中,既有的網絡被動員,我們的網絡也被延展,台灣到印度的田野之旅,拜訪的地點或遭遇的對象,看似巧合卻又如命中注定。
「使命必達」 印度的西藏地圖(第二張)
專欄作者:潘美玲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1783
印度幅員廣大,四通八達的鐵路系統之外,十億以上的人員和物資運輸的基礎建設還很不足,火車、公車都儘量塞人,甚至包括車頂,我在南印度親眼見到一台機動三輪車,有人稱為嘟嘟車(auto rickshaw)裝了大小喇嘛十幾人。在印度只要任何可以移動的運輸工具,都被充分利用,到裝滿、裝不下為止。我們習慣高鐵、捷運、公車、當然還有摩托車等工具,臺灣的郵政體系,宅急便、還有超商網上訂購甚至24小時內取貨的便利服務,除了過年、國定假日之外,移動和傳遞基本都能有效地進行。但對在印度的中下階層的人而言,如何經濟而有效率地移動,或如何將物品運送到目的地,是日常生活的戰略,像是搶票、爭位子般的鬥爭,或者共乘、搭便車等順便互相幫助的資源分享。
對流亡藏人而言,規劃、利用/挪用各項連結,是在印度生存很重要的一項技能。作為田野研究者的我,也成為他們傳遞物品的環節,行李裡面都有一個「快遞專區」要使命必達的物件,將東西直接送到指定人的手中。基本流程如下:
為了研究流亡藏人在印度的毛衣貿易,我必須走訪到藏人設有毛衣市場的印度城市,每一次的田野旅程都是新的開始,規劃路線,解決交通和食宿問題。最好的情況是找到在當地的藏人的接應,從台灣延伸到某個印度城市進行網絡動員,下田野之前,對在台藏人或藏傳佛教徒四處打聽,找人介紹當地可以幫忙的人,就在風聲散佈之際,有效的線索進來的時候,就會有人請託幫忙順便帶東西到印度去。
這個過程印證了六度分隔(six degree of separation)的小世界理論,也就是找到合適的六個人,不論妳是誰,或在世界哪個角落,都能和世界的任何一個人產生連結,也浮現出從台灣到印度各種民間的網絡關係,幾趟下來帶過形形色色的物品:
例如幫忙帶過藏人歌手葛莎雀吉在台灣首度發片的《度母化聲》數十片音樂光碟到達蘭薩拉,順便廣告一下,該專輯還在台灣入圍金曲獎第十七屆「最佳傳統樂曲專輯」;至於最重量級的紀錄是台灣有機豆腐業者託付,各達十公斤的凝結劑和發泡劑,這是台灣業者發心協助南印度藏傳佛寺成立豆腐工廠,增進他們素食飲食的多樣性和蛋白質營養,由於尚屬草創階段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原料,品質也不穩定,還是得依靠台灣的原料,所以這批生產豆腐的藥劑,關係到接下來的幾個月,整個佛寺數千人新鮮豆腐的供應。而為了使這些白色粉末不會在印度入境時,被海關誤認為毒品,還費了一番周章請化工行出證明,以免自己成為小說《項塔蘭》裡面的人物。
至於幫忙帶錢是很普遍的,像是藏人朋友Tashi熱心幫我介紹住在Shimla的舅舅,協助我田野的安頓,還很台灣地拿出美金100元,要我到Shimla見到這位「只通過電話但從未謀面」的舅舅時,幫他送出這個紅包,而我也帶回來舅舅的照片,讓Tashi知道舅舅的長相。也幫台灣的佛學團體帶過數千美金的捐款,給印度某個學校。歷年來一群台灣的佛教徒都到這個由義籍人士創辦,專門收容印度窮苦兒童的學校擔任志工,但他們覺得所做有限,不如將機票錢省下來,直接捐給學校,正在苦惱不知如何將錢送到時,透過朋友正好知道我要到該地作田野,有這種做好事的機會,當然也是「使命必達」。
通常我都知道幫忙攜帶物品內容,去年到印度的田野規劃了幾個地方,最後一站會到達蘭薩拉,台灣達賴喇嘛基金會秘書託付一個小包裹,要親送到達賴喇嘛法王辦公室,我也不便多問,但總是有許多想像,到底什麼重要的東西,要我們親手交過去,護送這種「最高機密」,那我們不就成了007影片中的角色了嗎?一路上戰戰兢兢小心保護,終於最後交到法王秘書的手中,達成任務,也解除了心裡的壓力,最後還是忍不住問了包裹的內容,謎底終於揭曉:「硃砂印泥」,是法王正式用印時要使用的文具,這種印章文化的用品,印度找不到的,而由海外單位協助提供。
既然是文具用品,為何不直接用寄的,算算我們在印度一趟下來直到「使命必達」,時間和國際郵件沒差多少,就官方單位而言,這種包裹的郵資絕不是問題。但藏人確實傾向請人幫忙帶東西,以關係網絡傳遞物品,請人帶錢的情況也很普遍,直接的理由是省去匯款的手續費或郵費,但背後透露的是「信任」的問題。印度的郵政系統並無法得到藏人的「制度性信任」,多數藏人無法成為印度的公民,難民的身份不能在印度的銀行開戶,也經常面臨印度官僚重重關卡的刁難,於是各種社會網絡成為解決問題的途徑,成為親朋好友的義務。
有人對印度社會的評論:“It is late but never too late, it is wrong but never too wrong”,用在郵政系統也很貼切。當在台灣收到由印度寄來的包裹,耗時至少三個星期到一個月的時間,最外層被仔細地縫上白布,並有數處紅色的封蠟章(火漆印),足見這個郵政系統的歷史和「時間感」。在紀錄片《達賴喇嘛十問》的開始,導演到了印度,卻不知道要怎樣聯絡到達賴喇嘛約採訪時間,導演的印度司機建議:「可以寫信給達賴喇嘛約時間。」但導演說:「我不信任印度的郵政系統。」司機說:「喔!這裡是印度,你可以寫email給達賴喇嘛!」,的確,通訊科技的進步超越了許多障礙,使溝通更直接,作家唯色在「看不見的西藏」部落格中提到,藉由視訊沒有護照的她在西藏境內得以晉見達賴喇嘛:「我流了很多很多的淚。當我以藏人的方式磕了三個頭,默頌祝禱文、手捧哈達跪在電腦跟前,淚眼朦朧中,看見尊者遙遙地伸出雙手,似要接過哈達,又似要給我加持,我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內心的感受….」科技的進步讓人們可以利用手機和網路,但唯色還是無法親手將哈達獻給達賴喇嘛。
於是在印度的流亡社會中,空間的移動都不再是個人的事,停留或拜訪哪些地方,或要去見哪些人,也不再是個人完全單獨自主的決定,因為在執行「使命必達」的任務中,既有的網絡被動員,我們的網絡也被延展,台灣到印度的田野之旅,拜訪的地點或遭遇的對象,看似巧合卻又如命中注定。
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
藏人评说:电影《西藏往事》中的失误
以上图片,是中国电影《西藏往事》的剧照。最后一张国民党官兵在藏地边境巡逻的场景,终于让藏学家艾略特·史伯岭先生叹为观止,什么时候有国民党军队在藏地边境巡逻过?在北京街头,他指着这部电影的海报对我说:谬误百出,由此亦可见中国人对于图伯特的认识,才是“东方主义”。
而以下这篇文章,来自一位年轻藏人的评说,并被译成了藏语。
电影《西藏往事》中的失误
http://blog.amdotibet.com/11437/archives/8260.aspx
作者:妲姆
反映藏族生活的电影《西藏往事》是戴玮在藏区拍摄的第二部影片,以前看过她的电影《刚拉美朵》,它给我的印象是除了音乐和主题曲好听外没有多大意义。得到她的第二个影片的光碟我认真仔细地看了一遍,但令人大失所望,这部影片没有给我多大欣慰和愉悦。在影片中与藏族有关的文化、民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错误比比皆是,为此,我写了这篇短文,供大家交流。
一;故事刚开始不久,出现了一个像印第安部落一样的村庄,后来是一群小孩围着 雍措一边扔石子儿一边喊着魔女,那是因为她丈夫坠入山崖死去后她成了寡妇,且一个从拉萨来的大喇嘛称她是妖女,后来人们就开始蔑视她。在我们藏族的传统里,如果一个女人成了寡妇,就跟其他民族一样有点歧视,但是决不会称她为妖女,小孩们也不会这样称呼她,大喇嘛更不会对一个弱女子说妖女,进而贬低她的人格和作为人的尊严。从藏传佛教的理论和思想方面讲,这种做法是站不住脚的,而影片却歪曲了藏族女性所具有的实际享有的尊严,我们应该知道,在藏族的社会传统中,女性有很高的地位。
二;一个叫丹增的老人在修行的石窟中戴着帽子念诵经文,这种习惯在藏族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藏族人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虔诚拜佛念经时,不论僧俗都要摘下帽子来顶礼。在实际生活中见到了喇嘛和有威望的老人,都要摘下帽子,表达敬意。影片中出现的行为是违反藏族的传统的礼仪文化。
三;雍措失去小孩后在修行处悲伤地祈求佛祖保佑,埋葬小孩的尸体时,一首动听的藏族民歌作为背景音乐响了起来。这事很可笑,因为失去亲人后,一年之内不得唱歌跳舞,以此来表达失去亲人的哀思和痛苦,何况雍措失去的是自己心爱的孩子,此刻响起这种动听的民歌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这种不懂装懂的行为令人哭笑不得。
四:影片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我们这地方很穷,没有寺院、没有喇嘛、天上的神也不会保佑我们的。这段台词让人无法理解。佛教的宗旨是世间万物的解脱,没有贫富高低强弱之分。因此这话违背了藏传佛教的教义。
五:雍措把自己的护身符送给罗伯特,以求平安。每个藏族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护身符,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特意定制的,因此不得送给他人。
六:丹增老人在雍措家给病中的罗伯特做法事,做完后要三只羊来做报酬。这种现象很不合理,佛教徒做宗教仪式是为了他人福祉,受惠者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报酬,绝对不会为此讨价还价。
七、 雍措在转经路上中弹身亡,在人们心怀虔诚慈悲之心转经祈祷的神圣之地发生杀人之事,这种故事场景安排的很不妥当。除非是个傻瓜,否则不会不知道这个有悖于佛教教义和文化传统。
八、雍措生完孩子的第二天早上起,用红布裹着小孩到处走动,作为一个母亲不会背着刚出生的婴儿到处走动,尤其是用红布裹着一个婴儿,藏区的有些地方不会用彩色的布料或衣服来包婴儿。婴儿刚睁开双眼或能动时父母拿出各种色彩的布料来让孩子挑选,孩子所挑选的色彩意味着孩子将来的穿衣之福。
九、影片中江措要举行婚礼必须要得到头人的许可,否则不会有结婚的资格和权力。在藏族历史文献里,哪有这样的习俗和说法,贵族之间举行婚礼时,对家庭的贫富和家族的血统的确有讲究,但是平民都有自由恋爱和结婚的权力,任何人没有权利去干涉他们。影片中所讲述的,本人闻所未闻。
十、在影片中雍措家和草原上其他人的马鞍都是现代军用的,在二战时草原上怎么会有现代军用马鞍呢?
十一、影片中大家所穿的服饰是在八十年代流行于藏区的人工制作的皮袄,甚至女主角雍措的服饰也如此,这是导演故意编排还是因为她的无知?
十二、头人家的帐篷和生活用具都跟雍措家的差不多,头人夫人所戴的项链是现今在廉价市场都可以买到的次品。当时一个头人和平民百姓的生活条件会如此平等吗?
十三、晚上罗波特放牧回来,雍措穿着白色的西式婚纱,此举简直是可笑之极!是谁教会她这样的穿着?难道是罗伯特的降落伞改制而成的?
十四、丹增大爷修行时墙壁上所挂的唐卡都是现代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印刷复制品,这样的道具忽悠不了了解藏族文化的观众,这样的行为有何意义。
十五、牧民的帐篷是祖祖辈辈的日常生活的居所,帐篷的整洁体现着牧人们的能干和智慧。在影片中出现的那些帐篷杂乱不齐,看上去像某场战后的营地。它不是你所看到的西方影片中印第安部落或阿拉伯牧民的生活。
十六、影片中丹增大爷教导雍措时,雍措表现如此的不礼貌,不管是那位藏人,不会不尊敬长辈对自己的教导。特别是像雍措这样年纪轻轻的姑娘,更不会有无礼的表现,这不是违背了藏族人的礼仪了吗?
十七、二战时期的四十年代,在罗波特坠机的地方不可能会有公路,而电影中雍措等人去朝拜的路竟然是现在行车的公路,这些难道不是导演该注意的问题吗?
十八、逮捕罗波特时一帮人在山脚下扎营,遗憾的是他们所喝的酒瓶是现代的黑瓷罐、瓶盖是白色的塑胶、所吃的饼子是在现在的农贸市场出售的白饼,为何这样故作虚假?
十九、罗波特和雍措两人在草原时,周围有铁丝围栏的草场,当时怎么会有铁丝网围好的草场呢?
二十、雍措家门口的牧马,不管故事情节如何变化,它都原地不动,这是导演的失误吗?
二十一、头人家大梁上挂着的道具是现在市场上随处可买的褡裢,这是因为挂在那儿起到颜色鲜艳好看的作用吧。
二十二、头人家里有现代生产的铁炉和烟筒,还有瓦片,当时在藏北草原是否有这些东西很难确定。但是决不会存在用黄铜镶边的炉子,也不会有那样的红色瓦片。
二十三、在众多朝圣者当中,有位妇女穿着现代“尼龙”服,众多的朝圣者中出现现代造的腰带、鞋等各种服饰,这些又是怎么回事?
二十四、在朝圣的路上有很多朝拜者,在这样的人群中,罗波特和雍措再次相遇时,毫无顾忌的相互拥抱,这太不符合藏人的习俗!
二十五、作品名称为“西藏往事”,“西藏往事”应该反映藏族文化和历史,否则会误解成讲述藏族起源的神话传说。这是一部反应美国飞行员和藏族姑娘之间的爱情故事,影片应该以此为主题来命名,而“西藏往事”之名范围显得太广。
二十六、当雍措为失去骨肉而痛心时,流着眼泪手拿酥油灯,祈祷神灵让亡灵得到超生,在藏区哪里有这样的做法?
二十七、在影片中一些人把婴儿葬到湖里或直接葬到湖边沙滩中,可是雅卓雍措是藏人心目中最朝圣纯洁的地方,这样的神湖怎么会成为埋葬尸体的地方呢?
二十八、影片中女主角雍措的穿着打扮以及行为举止、一言一行、说话方式等,与一位藏族姑娘的形象相差甚远,甚至一个眼神、情感的流露根本不同于一个藏族女人,尤其是被涂黑了的央措和尖措的脸,与藏族人自然的肤色相比显得很假。
总之,作为一部涉藏题材的影片,此电影对藏族民俗、文化、生活、信仰等有严重的歪曲。
导演究竟为谁制作了这样违背于藏族文化和民俗、信仰、生活方式的一部作品呢?是否不想让藏族人看到?作为一名电影艺术工作者应该具备起码的知识,而导演制造了这么多的歪曲和矛盾,你的责任感在哪里?
本人不是从事电影研究的学者,这篇文章仅仅是一位普通的藏族观众观看此影片后的一点真实感受。希望不了解藏族文化和传统的电影工作者们,不要歪曲民族文化,以免影响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有关电影管理部门应当严格审查此类影片,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事业着想。
2011-4-14
留言:
RE:电影《西藏往事》中的失误
作者:个人(游客) 时间:2011-5-19 8:37:56
没有错,真是胡编乱造
RE:电影《西藏往事》中的失误
作者:索狼 时间:2011-5-19 18:25:41
首先我承认我不是伯乐,但我非常欣赏你的眼光和分析能力。你指出了这部电影的很多缺陷和不足之处,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刚开始我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以为你是一个从事电影的专业人员,不过最后你陈述了你不是专业人员。“西藏往事”这个电影名到底合不合适我也和我的很多同学讨论过,也跟你的想法差不多。说句让不好听的话,这部电影里根本看不到一个地地道道的藏族人和藏族文化。 希望希望不了解藏族文化的电影工作者们,不要歪曲民族文化,一切从实际出发。
RE:电影《西藏往事》中的失误
作者:您好,(游客) 时间:2011-5-19 20:11:04
谢谢博主, 以前看过《康定情歌》后也有过和你同样的感受,但本人没有博主你的文笔,所以没站起来说话。
RE:电影《西藏往事》中的失误
作者:龙博(游客) 时间:2011-5-19 21:04:20
非常好!!!!总结的很精辟。应该多多转发,也应该阻止这些不懂藏族文化的人来拍涉藏电影,真的,不然将会歪曲事实和玷污文化。
RE:电影《西藏往事》中的失误
作者:天下(游客) 时间:2011-5-20 12:08:54
近期央视1频道热播一部藏族题材的电视剧《香格里拉》,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大家看了会明白的,好笑噢
RE:电影《西藏往事》中的失误
作者:哇果 时间:2011-5-20 16:23:41
我知道视觉艺术中广泛使用“蒙太奇”手法,这些影视工作人员莫非是在蒙着眼睛做离奇的影片吗?
RE:电影《西藏往事》中的失误
作者:想不通(游客) 时间:2011-5-23 17:11:12
为何不拍自己熟悉的东西,想不通
RE:电影《西藏往事》中的失误
作者:看(游客) 时间:2011-6-21 17:26:30
看了,对确如此
附:此文译成藏文 http://www.sangdhor.com/list_c.asp?id=3982
གློག་བརྙན་བོད་ཀྱི་སྔོན་བྱུང་གཏམ་རྒྱུད་ལས་བྱུང་བའི་ནོར་འཆུག་དོན་ཚན་འགའ།
མདའ་མོ་འཕུར་ཤེས།
བོད་ཀྱི་འཚོ་བ་མཚོན་པའི་གློག་བརྙན་《བོད་ཀྱི་སྔོན་བྱུང་གཏམ་རྒྱུད་》(西藏往事)་ཟེར་བ་ནི་ཏེ་བེ་ཟེར་བའི་རྒྱ་རིགས་བུད་མེད་འཁྲབ་འཁྲིད་པ་དེས་ཉེ་ལམ་བོད་ཁུལ་ནས་ཕབས་སྐྲུན་བྱས་པའི་གློག་བརྙན་གཉིས་པ་རེད།ཁོ་མོས་ཕབ་སྐྲུན་བྱས་པའི་་གློག་བརྙན་་་གངས་ལྷ་མེ་ཏོག་་ལ་དེ་སྔོན་བལྟས་མྱོང་ལ།དེ་ཡིས་ཁོ་བོར་བཞག་པའི་མྱོང་ཚོར་ནི་རོལ་མོ་དང་བརྗོད་བྱའི་གླུ་གཞས་སྙན་པོ་ཞིག་ཡོད་པ་མ་གཏོགས།གཞན་རྣམས་ནི་ཆུ་ཁར་གཡེང་བའི་ཝུ་བ་ལྟར་སྙིང་བོ་ཆེར་མི་འདུགདེ་ལྟར་ཁོ་མོའི་གློག་བརྙན་གཉིས་པ《བོད་ཀྱི་སྔོན་བྱུང་གཏམ་རྒྱུད་》་་ཟེར་བ་དེའི་འོད་སྡེར་ལག་སོན་བྱུང་སྟབས།དེ་འཕྲལ་མགོ་ནས་མཇུག་བར་ཞིབ་ལྟ་ཐེངས་ཅིག་བྱས།ཡིན་ནའང་གློག་བརྙན་དེས་ང་ལ་བཞག་པའི་ཚོར་བ་ཧ་ཅང་སྐྱིད་པོ་མ་བྱུང་བ་དང་།དེའི་ཁྲོད་དུ་བྱུང་བའི་འབྲེལ་ཡོད་བོད་ཀྱི་རིག་གནས་དང་དམངས་སྲོལ།དད་འདུན།འཚོ་སྟངས་སོགས་ཀྱི་ཐད་ལ་བྱུང་བའི་ནོར་འཆུག་ཚབ་ཆེན་ཡིན་ལ། ནོར་འཆིག་་དེ་་དག་ཡིག་གེར་བཀོད་ནས་རྒྱ་ཆེ་བའི་ལྟ་མཁན་དག་གི་སྤྱན་སྔར་ཕུལ་བ་ཡིན།
གཅིག
གཏམ་རྒྱུད་མགོ་བརྩམས་ནས་ཅུང་མ་འགོར་བར་ཡུན་ཏི་ཨམ་པའི་ཚོ་ཁག་ལྟ་བུའི་རུ་སྡེ་ཞིག་བྱུང་བ་དང་། དེ་ནས་་བྱིས་པ་མང་པོ་ཞིག་གིས་གཡང་མཚོའི་མཐའ་རུ་རུབ་ནས་རྡོ་བ་འཕེན་བཞིན།འདྲེ་མོ།འདྲེ་མོ་ཞེས་འབོད་ཅིང་།འབྱུང་རྐྱེན་ནི་ཁོ་མོའི་སྐྱེས་པ་རི་མགོ་ནས་རྦབ་ཀྱིས་རྒྱབ་ནས་བསད་དེ་ཁོ་མོ་ཡུག་ས་རུ་གྱུར་བ་རེད།དེ་ནས་ལྷ་ས་ནས་ཕེབས་པའི་བླ་ཆེན་ཞིག་གིས་ཁོ་མོ་འདྲེ་མོ་ཡིན་ཟེར་ནས་ཐག་བཅད་པ་དང་དུས་དེ་ནས་བཟུང་མི་ཚང་མས་ཁོ་མོ་ལ་མཐོང་ཆུང་བྱས་པ་རེད་ཟེར།ང་ཚོ་བོད་པས་སྲོལ་རྒྱུན་ནང་དུ་བུད་མེད་ཅིག་ཡུག་སར་བུད་ཚེ་དེ་ནི་མི་རིགས་གཞན་དང་མཚུངས་པར་ལྟ་སྟངས་དེ་འདྲ་ལེགས་པོ་མི་འཛིན་པ་ནི་བདེན་མོད།འོན་ཀྱང་ཡུག་ས་བུད་ཚེ་འདྲེ་མོ་ཞེས་བོས་ནས་མི་ཚང་མས་བརྙས་རྨོད་མི་བྱེད་པ་དང་།་བྱིས་པ་དག་གིས་ཀྱང་དེ་ལྟར་འབོད་མི་སྲིད།ལྷག་པར་དུ་བོད་ཀྱི་བླ་ཆེན་ཞིག་གིས་ཉམས་ཆུང་བུད་མེད་ཅིག་ལ་འདྲེ་མོ་རེད་ཟེར་ནས་མི་ཡི་ཐོབ་ཐང་འཕྲོགས་པ་ཞིག་གཏན་ནས་མེད་ལ།གཞུང་གང་དང་གང་དུའང་ཡུག་ས་ཐམས་ཅད་འདྲེ་ཡིན་པའི་སྒྲུབ་གཞི་ཞིག་གཏན་ནས་མེད།དེ་ནི་བོད་མིའི་བུད་མེད་ཀྱི་ཐོབ་ཐང་ལ་འཁྱོག་བཤད་བྱས་པ་ཞིག་རེད།
གཉིས།
རྒན་པོ་བསྟན་འཛིན་གྱིས་སྒྲུབ་ཕུག་ལྟ་བུ་ཞིག་གི་ནང་དུ་ཆོས་འདོན་དུས། མགོ་ཡི་ཞྭ་མོ་སྔར་བཞིན་གྱོན་འདུག་པ་དེ་ནི་བོད་མིའི་སྲོལ་དང་གཏན་ནས་མི་མཚུངས་པར་འདུགབོད་མི་ཞིག་ཡིན་ཕྱིན་སྐྱབས་སུ་མཆི་བ་ནི་དཀོན་མཆོག་གསུམ་ཡིན་ལ།དེ་ལ་ལུས་ངག་ཡིད་གསུམ་གྱིས་དད་པ་བྱེད་དུས་ཆོས་པ་དང་ཁྱིམ་པ་གང་ཡིན་ཡིན་ཀྱང་ཞྭ་མོ་ཕུད་དགོས་པ་ནི་སྲོལ་དང་།རང་གི་མེས་པོ་དང་རྒན་པ་དག་ལ་བཀུར་སྟི་བྱེད་དུས་ཐོག་མར་ཞྭ་མོ་ཕུད་དགོས་པ་ནི་ལོ་ཆུང་བྱིས་པ་ཚོས་ཀྱང་ཤེས་པའི་འཚོ་བའི་ཁྲོད་ཀྱི་རྒྱུན་སྲོལ་ཅིག་ཡིན།བྱེད་ཚུལ་དེ་ནི་བོད་མིའི་རིག་གནས་དང་སྲོལ་རྒྱུན་ལ་གཏན་ནས་འགལ་བ་ཞིག་རེད།
གསུམ།
གཡང་མཚོ་ཡི་བྱིས་པ་ཚེ་ལས་འདས་ནས་ཁོ་མོས་སྒྲུབ་ཕུག་ཏུ་མཆོད་པ་དང་སྐྱབས་འཇུག་ཞུ་དུས་དང་།བྱིས་པའི་བེམ་པོ་དུར་ལ་བསྐྱུར་དུས་ཀྱི་རྒྱབ་ལྗོངས་རོལ་མོ་ནི་བོད་ཀྱི་དམངས་ཀླུ་ཞིག་བྱས་ཡོད།བོད་མི་ཞིག་ལ་མཚོན་ན་རང་གི་གཉེན་ཉེ་གང་རུང་ཞིག་ཚེ་ལས་འདས་རྗེས་ཉིན་ཞེ་དགུའི་རིང་ལ་སྐྱོ་གདུང་ངང་སྐུ་རིམ་དང་འདས་མཆོད་སྒྲུབ་དགོས་པ་དང་།དེ་ནས་ལོ་གཅིག་ལ་གཟབ་ཆོར་དང་གླུ་ལེན་གར་རྩེད།གཉེན་སྟོན།དགའ་སྟོན་སོགས་ཅི་ཡང་མི་བྱེད་པ་དང་མི་ཞུགས་པར་འདས་པོར་མྱ་ངན་བྱེད།དེ་ལ་འདུན་བྱས་ཟེར་བ་ཡིན།རང་གི་ཤ་ལས་ཆད་པའི་བུ་ཕྲུག་ཚེ་ལས་འདས་དུས་རྒྱབ་ལྗོངས་ཏུ་དམངས་གླུ་ཉམས་དགའ་བ་དེ་ལྟ་བུ་ཞིག་བྱས་ཚེ་བོད་མིའི་འཚོ་བ་དང་དད་པ་རྩ་བ་ནས་རྒྱུས་ལོན་མ་བྱས་པས་ལན་པ་རེད།དེ་ནི་ངོ་མ་དགོད་བྲོ་ཞིང་ངུ་འདོད་པའི་རིག་གནས་སྟེང་གི་འཁྱོག་བཤད་ཅིག་རེད།
བཞི།
གཡང་མཚོའི་འཁྲབ་ཚིག་ཅིག་གི་ནང་འདི་ལྟར་ཟེར།ང་ཚོའི་ཡུལ་འདི་ཧ་ཅང་ དབུལ།དགོན་པ་མེད།བླ་མ་མེད།སྟེང་ཕྱོགས་ལྷ་ཡིས་ཀྱང་ང་ཚོའི་གནས་འདི་ལ་ཐུགས་རྗེ་སྤྱན་གྱིས་གཟིགས་མི་སྲིད།་་འཁྲབ་ཚིག་འདི་ལྟ་བུ་ནི་ངོ་མ་ཡ་མཚར་བ་ཞིག་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དགོངས་པ་ནི་མ་གྱུར་སེམས་ཅན་ཐམས་ཅད་ལ་རིས་མེད་ཀྱིས་ཐར་བའི་ལམ་དུ་འགོད་པ་ཞིག་ཡིན་པས།དེ་ལ་དབུལ་ཕྱུགབཙན་གཉོམ།དབང་ཐང་གི་་ཆེ་ཆུང་ལྟར་དུ་མགོན་སྐྱབས་གནངས་པ་ཞིག་ཨེ་རེད།དེ་ནི་ནང་བསྟན་རིག་གནས་ཀྱི་དགོངས་གཞི་དང་བོད་མིའི་སྲོལ་རྒྱུན་ལྟ་སྟངས་དང་གཏན་ནས་འགལ་ཟླར་གྱུར་བ་ཞིག་རེད།
ལྔ།
གཡང་མཚོ་ཡིས་རང་ཉིད་ཀྱི་སྲུང་འཁོར་དེ་རོ་པོ་ཐི་ལ་བྱིན་ནས་བགེག་བར་ཆད་མི་ཡོང་བའི་སྨོན་ལམ་འདེབས་པ་རེད།བོད་མི་རེའི་སྐེ་ན་སྲུང་འཁོར་རེ་ཡོད་པ་དེ་ནི་རང་ཉིད་དད་འདུན་དང་།ཡང་ན་རང་ཉིད་ཀྱི་མི་ཚེ་ཁྲོད་ཀྱི་རྐྱེན་ངན་ནད་གདོན་བར་གཅོད་སོགས་སེལ་པར་ཁ་གཏད་ནས་དགོས་མཁོ་ལྟར།ཆོས་པ་གང་རུང་པ་ཞིག་གི་ལུང་བསྟན་ལྟར་གནངས་ནས་འདོག་པ་ཞིག་ཡིན་ལ།དེའི་ནང་གི་རྟེན་རྫས་སོགས་ནི་མི་རེར་ཁ་གཏད་ནས་སྒྲུབ་པ་ཞིག་མ་གཏོགས་དེ་ནི་རྒྱན་ཆ་ཕལ་པ་ལྟར་གང་བྱུང་དུ་མི་ལ་ལེགས་སྐྱེས་སུ་ཕུལ་ཆོག་པ་ཞིག་གཏན་ནས་མིན།དེ་ཡང་བོད་ཀྱི་རིག་གནས་ལ་རྒྱུས་ལོན་མེད་པས་སྒོ་ནས་བྱས་པ་ཞིག་རེད།
དྲུག
རྒན་པོ་བསྟན་འཛིན་གྱིས་གཡང་མཚོ་ཚང་ནས་རོ་པོ་ཐི་ལ་བཅའ་བ་རིམ་གྲོ་ སྒྲུབ་ནས་ཚར་རྗེས།ཁོ་ལ་ལུག་གསུམ་གྱི་འབུལ་བ་སྟེར་དགོས་ཟེར།དེ་ནི་ཤིན་ཏུ་མི་འོས་པ་ཞིག་རེད།བོད་པའི་ཆོས་གང་དང་དང་ཆོས་ལུགས་ཀྱི་ཆོ་ཀ་གང་རུང་ལ་མཁས་པའི་མི་སུ་ཡིན་ནའང་།ཆོས་པ་ཞུས་ནས་ཆོས་འདོན་པ་ནི་སེམས་ཅན་གྱི་འགྲོ་དོན་གྱི་ཆེད་དུ་ཡིན་པ་དང་།ཁྱིམ་ཚང་གི་ཆ་རྐྱེན་དང་འདོད་མོས་ལྟར་དུ་ཆོས་པ་དག་ལ་འཚོ་བའི་མཐུན་རྐྱེན་སྦྱར་བ་ཞིག་མ་གཏོགས།དེ་ནི་རང་ཉིད་ཀྱི་ཁེ་ཕན་ལྟར་ཚོང་གཏམ་པ་ལྟ་བུ་ཞིག་ག་ལ་ཡིན།དེ་ལྟར་བྱས་ཚེ་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གྱི་དགོངས་གཞི་སྤྱི་དང་བོད་མིའི་རིན་ཐང་ལྟ་བ་དང་ཡོངས་སུ་འགལ་བ་ཞིག་རེད།
བདུན།
གཡང་མཚོ་མཆོད་མཇལ་ལ་འགྲོ་བའི་བསྐོར་ལམ་དུ་མེ་མདའ་འཕོག་ནས་རང་སྲོག་ཤོར། མི་རྣམས་ཀྱི་སེམས་སུ་ལྷད་མེད་དད་སེམས་བཅངས་ནས་རྒྱང་ཕྱག་དང་གསོལ་འདེབས་བྱེད་པའི་ཞི་བདེ་འཆམ་མཐུན་གྱི་གནས་ཤིག་ཏུ།འཁྲུག་རྩོད་དང་མི་བསོད་ཀྱི་དོན་རྐྱེན་བཟོས་ན་དེ་ནི་གཏམ་རྒྱུད་བྱུང་སའི་གནས་ཡུལ་་བཀོད་བསྒྲིག་བྱས་པ་མི་འགྲིག་པས་ཨེ་རེད།དེ་ལྟར་བྱས་ཚེ་་དགོངས་གཞི་གང་ཞིགདང་་སྲོལ་རྒྱུན་གང་ཞིག་ལ་འགལ་ཡོད་པ་གླེན་པ་ཞིག་མིན་ཚེ་ཤེས་ལོས་ཐུབ་སྙམ།
བརྒྱད།
གཡང་མཚོ་ལ་བྱིས་པ་སྐྱེས་ནས་ནངས་མོ་ནས་བཟུང་རས་གོས་དམར་པོ་ཞིག་གིས་བཏུམ་སྟེ་རྒྱབ་ལ་འཁུར་ནས་གང་ས་གང་དུ་རྒྱུགས་བཞིན་ཡོད།བུད་མེད་ཅིག་གིས་སྐྱེས་མ་ཐག་གི་བྱིས་པ་དམར་འབྱར་ཞིག་རྒྱབ་ལ་འཁུར་ནས་འགྲོ་བ་ཞིག་ཡོད་སྲིད་དམ།ལྷག་པར་དུ་རས་དམར་པོ་ཐར་རྐྱང་ཞིག་གི་སྐེ་ལ་བྱིས་པ་བཏུམ་ཡོད།བོད་ཀྱི་ས་ཆ་ལ་ལར་བྱིས་པ་སྐྱེས་མ་ཐག་རས་སམ་གྱོན་གོས་དམར་པོ་སོགས་མཚོན་མདོག་ཅན་གྱི་ལྭ་བས་དེ་འཕྲལ་མི་བཏུམ་པའི་དཔེ་སྲོལ་ཡོད།བྱིས་པས་མིག་འབྱེད་ཐུབ་པ་དང་ལག་པའང་འགུལ་ཐུབ་དུས་ཕ་མས་རས་འདོག་ཅན་ཁ་ཤས་བསྟན་ཚེ།བྱིས་པས་མདོག་གང་ཞིག་ལ་ལག་པས་རེག་ཚེ་དེ་ནི་བྱིས་པ་དེའི་མི་ཚེ་འདིར་མཚམས་པའི་གོན་སྐལ་དང་་མཆོན་མདོག་རེད།
དགུ
གློག་བརྙན་ལས་བསྟན་འཛིན་གཉེན་སྒྲིག་བྱེད་པར་མགོ་དཔོན་ཀྱིས་མཆོག་ མཆན་ཐོབ་དགོས་ཟེར།དེ་ལྟར་མ་བྱས་ཚེ་གཉེན་སྒྲིག་གི་ཐོབ་ཐང་དང་དབང་ཆ་མེད་ཟེར།དེ་ལྟ་བུའི་སྲོལ་ཤིག་བོད་ཀྱི་ལོ་རྒྱུས་ཡིག་ཚང་གང་ཞིག་ཏུ་འདུགསྐུ་དྲག་དང་མགོ་དཔོན་དག་གིསཁྱིམ་མི་གཉེན་སྡེབས་བྱེད་ཚེ་ཁྱིམ་ཚང་མཐོ་དམན་དང་།རིགས་རུས་ཆོ་འབྲང་ལ་ལྟ་བ་བདེན་མོད།བོད་ཀྱི་ལོ་རྒྱུས་ཏུ་འབངས་མི་སུ་ཡིན་ཡང་ཁོ་ཚོས་རང་རང་གི་གྲས་སུ་མཛའ་གྲོགས་བསྒྲིག་པ་དང་།གཉེན་སྒྲིག་པ་སོགས་ལ་སུས་ཀྱང་ཐེ་གཏོག་བྱེད་ཀྱིན་མེད་པར་རང་དབང་ཡོད་ལ།དེར་སྐུ་དྲག་དང་མགོ་དཔོན་སུ་ཞིག་གིས་ཀྱང་མཆོག་མཆན་ཐོབ་དགོས་པའི་ལོ་རྒྱུས་ངོ་་མ་ཞིག་མ་མཐོང་ངོ།
བཅུ།
གློག་བརྙན་ནང་གི་གཡང་མཚོ་ཚང་གི་རྟ་སྒ་དང་།གཞན་རྩྭ་ཐང་སྟེང་གི་སྐྱ་མི་ཚང་མའི་རྟ་སྒ་དེ་ཏ་ལྟའི་མི་དམངས་བཅིངས་འགྲོལ་དམག་གི་དམག་སྒ་རེད།འཛམ་གླིང་འཁྲུག་ཆེན་གཉིས་པའི་སྐབས་ཀྱི་མཚོ་བོད་མཐོ་སྒང་དུ་དམག་སྒ་དེ་ཡོད་སྲིད་དམ།
བཅུ་གཅིག
གློག་བརྙན་ནང་གི་ཕོ་མོ་མི་སྣ་ཚང་མའི་གྱོན་པའི་བོད་ལ་དེ་ནི།ལོ་རབས་བརྒྱད་ཅུའི་སྐབས་སུ་བོད་ཁུལ་དུ་དར་བའི་ཟི་ཚར་རམ་མིས་བཟོས་ལུག་པགས་ཏག་ཏག་རེད།མཐའ་ན་འཁྲབ་སྟོན་པ་གཙོ་བོ་གཡང་མཚོའི་ལྭ་བའང་དེ་ལྟར་རེད།དེ་འཁྲབ་ཁྲིད་པས་མ་ཤེས་ཡིན་ནམ།ཡང་ན་བསམ་བྱས་ནས་དེ་ལྟར་བྱས་པ་རེད།
བཅུ་གཉིས།
མགོ་དཔོན་ཚང་གི་སྦྲ་ནག་དང་སྣོད་ཅ་ལག་ཚང་མ་གཡང་མཚོ་ཚང་དང་ཕལ་ཆར་འདྲ་ལ།མགོ་དཔོན་བཟའ་ཟླས་སྐེ་ལ་བཏག་པའི་མགུལ་རྒྱན་དེ་ཏ་ལྟ་ཚོང་ར་གང་སར་ཁྱབ་པའི་གཡུ་བྱུར་རྫུས་མའི་རྒྱན་ཆ་དེ་རེད།སྐབས་དེར་དཔོན་པོ་དང་འབངས་མི་ཕལ་བ་ཞིག་གི་འཚོ་བའི་ཆ་རྐྱེན་དེ་འདྲ་གཅིག་མཚུངས་ཨེ་ཡིན་ནམ།
བཅུ་གསུམ།
མཚན་མོ་རོ་པོ་ཐི་ལུག་རྫི་ནས་ཕྱིར་སྦྲ་ནང་དུ་ཡོང་དུས།གཡང་མཚོ་ཡིས་རས་གོས་དཀར་པོ་ཞིག་གིས་ནུབ་ཕྱོགས་ཀྱི་བག་མ་གསར་བའི་གྱོན་པའི་རྒྱན་གོས་ཤིག་གྱོན་འདུགདེ་ནི་ངོ་མ་དགོད་བྲོ་བོ་འདུགབཟོ་སྟངས་དེ་སུ་ཞིག་གིས་ཁོ་མོར་བསླབས་པ་ཡིན།རྒྱུ་ཆ་དེ་རོ་པོ་ཐི་ཡི་མཁའ་འབབ་གདུག་ཡིན་ནམ་ཡང་ན་སུ་ཞིག་གིས་གནངས་པ་རེད།
བཅུ་བཞི
རྒན་པོ་བསྟན་འཛིན་གྱི་སྒྲུབ་ཕུག་གི་གྱང་ངོར་ཐང་ཀ་མང་པོ་གཤམའདུགདགོད་བྲོ་བ་ཞིག་ལ་ཐང་ཀ་དེ་དག་ནི་ཏ་ལྟ་ཚོང་ར་གང་ཡིན་སར་ཁྱབ་ཡོད་པའི་ཤོག་གུ་དང་མགྱིགས་ཤོག་གི་སྟེང་།གློག་ཀླད་ནང་མར་ཕབ་ནས་བསྐྱར་སྐུན་བྱས་པ་ཏག་ཏག་རེད།འདི་ལྟར་རྫུན་བཟོ་བྱས་ཚེ་བོད་ཀྱི་རིག་གནས་ལ་རྒྱུས་ལོན་མེད་པའི་མི་རིགས་གཞན་པའི་ལྟ་མཁན་དག་གི་རེ་ཞིག་མགོ་གཡོག་ཐུབ་མོད། འདི་ལྟ་བུའི་བྱ་སྤྱོད་དེ་དོན་སྙིང་ཅི་ཞིག་ཡོད་དམ།
བཅོ་ལྔ།
འབྲོག་པའི་སྦྲ་ནག་ནི་རང་གི་མི་རབས་དུ་མའི་འཚོ་སྡོད་བྱེད་སའི་ཁྱིམ་ཡིན།སྦྲ་ནག་ཕུབ་ན་གྲལ་འགྲིག་པོ།ཅ་དག་པོས་ངང་ནས་ཕུབ་པ་ནི་ཁོ་ཚོའི་འཇོན་ཐང་ཤེས་རིག་ལ་རེག་ལས་ཡོད།གློག་བརྙན་ནང་དུ་བྱུང་བའི་སྦྲ་ནག་དེ་དག་ནི་འགྱེལ་མ་ལངསདང་།ནར་མ་ནོར་དུ་ཕུབས་འདུག་ལ།ཕར་བལྟས་ཚེ་གཡུལ་འཁྲུག་གང་ཞིག་བྱུང་པའི་ཤུལ་རྗེས་ལོས་ཡིན་སྙམ་པའི་སྣང་བ་སྟེར།ཁྱོད་ཀྱིས་བལྟས་པའི་ཕྱི་གླིང་གློག་བརྙན་ནང་གི་ཡུན་ཏི་ཨམ་པའི་ཚོ་ཁག་དང་།ཨ་ལ་པོ་ཡིས་འབྲོག་པའི་འཚོ་བ་ལྟ་བུ་ཞིག་ག་ལ་ཡིན།
བཅུ་དྲུག
གློག་བརྙན་ནང་དུ་གཡང་མཚོར་རྒན་པོ་བསྟན་འཛིན་གྱིས་ཁ་ལ་བྱེད་དུས།གཡང་མཚོ་ལག་པ་གཡུག་ནས་་ཕར་སོང་ཕར་སོང་་་ཟེར་ནས་རྣམ་འགྱུར་རྩོག་པ་བཏོན་འདུགབོད་མི་སུ་ཞིག་ཡིན་ནའང་རང་ལས་ན་ཚོད་མཐོ་བའི་རྒན་པོ་ཞིག་གིས་ཁ་ལ་སློབ་གསོ་དང་སྐད་ཆ་གང་ཞིག་བཤད་ནའང་ཕྱིར་གུས་མེད་བྱེད་མི་སྲིད་ལ།ལྷག་པར་དུ་གཡང་མཚོ་ལྟ་བུའི་བུ་མོ་ལོ་ཆུང་ཞིག་གིས་གུས་མེད་སྐད་ཆ་དེ་ལྟ་བུ་དང་།རྣམ་འགྱུར་དེ་ལྟ་བུ་ཞིག་སྟོན་པ་དཔེ་མི་སྲིད་པ་རེད།དེ་ལྟ་བུ་ནི་བོད་མིའི་གུས་ལུགས་དང་ཡོངས་སུ་འགལ་བ་ཞིག་མིན་ནམ།
བཅུ་བདུན།
འཛམ་གླིང་འཁྲུག་ཆེན་གཉིས་པའི་སྐབས་ཀྱི་ལོ་རབ་བཞི་བཅུའི་དུས་སུ་རོ་པོ་ཐི་གནམ་གྲུ་ལས་ལྷུང་སའི་བོད་བྱང་ཐང་དུ་རླངས་འཁོར་སོགས་འཁོར་ལོ་རྒྱུགས་སའི་གཞུང་ལམ་ཞིག་ཡོད་མི་སྲིད།གཡང་མཚོ་སོགས་གནས་རི་ལ་མཇལ་སྐོར་དུ་འགྲོ་བའི་ལམ་ནི་ཏ་ལྟ་རླངས་འཁོར་སོགས་འགྲོ་བའི་་གཞུང་ལམ་རེད།འདི་དག་འཁྲབ་ཁྲིད་པའི་ཤེས་དགོས་པའི་དོན་བྱ་ཞིག་མིན་ནམ།
བཅོ་བརྒྱད།
རོ་པོ་ཐི་འཛིན་པར་རྒྱུགས་པ་མི་བསྐོར་ཞིག་གིས་རུ་འདབས་སུ་གདན་ཆ་ བརྒྱབ་ནས་ཆང་ལ་བཏུང་ཞིང་ཤ་ལ་བཟའ་བཞིན་འདུགཡིད་ཕམ་པ་ཞིག་ལ་ཁོ་ཚོས་བཏུང་བྱའི་ཆང་སྣོད་ནི་ཏ་ལ་ལྟའི་་རྫ་ཤུན་ནག་པོ་ཁ་ཏོ་མགྱིག་རྫས་དཀར་པོ་ཞིག་རེད།བཟའ་བའི་བག་ལེབ་་ནི་ཏ་ལྟ་བཟའ་ཁང་དང་ཚོང་ར་ན་བཙོང་བཞིན་པའི་རྒྱ་མིའི་བག་ལེབ་མིང་ལ་པེ་པིན་་ཟེར་བའི་བག་ལེབ་ལེབ་མོ་ཆུང་ཆུང་དེའི་རིགས་རེད།འདི་ལྟར་བསམ་བཙུགས་ནས་འཁྱོག་བཤད་རྒྱག་དོན་ཅི།
བཅུ་དགུ
རོ་པོ་ཐི་དང་གཡང་མཚོ་གཉིས་རྩྭ་ཐང་དུ་ལྷན་དུ་སྡོད་དུས།ཁོར་ཡུག་ཏུ་ལྕགས་སྐུད་ཀྱིས་རྩྭ་ས་སྐོར་ཡོད།ཏ་ལྟའི་བོད་ཁུལ་དུ་ཡོད་པའི་རྩྭ་ས་ར་བ་རེད།དེ་དུས་སུ་ཞིག་རྩྭ་ས་འཛུགས་སྐྲུན་དེ་ལྟ་བུ་ཞིག་བྱས་པ་རེད།ཤིན་ཏུ་དགོད་བྲོ།
ཉི་ཤུ།
གཡང་མཚོ་ཚང་གི་སྒོ་ཁ་རུ་བཏག་པའི་རྟ་དེ་གནས་གཅིག་ཏུ་འགུལ་མེད་ཚོར་མེད་ངང་བཏག་འདུག་པ་དང་།གཏམ་རྒྱུད་ལ་འགྱུར་ལྡོག་ཇི་ལྟར་བྱུང་རུང་རྟ་དེ་གནས་གཅིག་ཏུ་སྔར་བཞིན་བདུག དེ་ནི་འཁྲབ་ཁྲིད་པས་ཐུགས་ཉམས་མ་བཞག་པས་ཨེ་ཡིན།
ཉེར་གཅིག
མགོ་པ་ཚང་གི་སྦྲ་ནང་གི་ཁེལ་མགོར་བཀལ་ཡོད་པའི་ཏ་ལེན་དེ་ནི་ཏ་ལྟ་ཚོང་ར་རུ་ཡོད་པའི་རས་ཀྱིས་བཟོས་ཤིང་གང་ས་གང་ལ་ཁྱབ་པའི་ཏ་ལེན་དེ་དག་རེད།འཁྲབ་ཁྲིད་པའི་ཏ་ལེན་དེ་ཡི་མཚོན་མདོག་ཡག་པོ་རེད་བསམ་ནས་དེ་རུ་ཆེད་དུ་བཀལ་བ་ཨེ་རེད།
ཉེར་གཉིས།
དཔོན་ཚང་དུ་ཏ་ལྟའི་ལྕགས་ཐབ་དང་ལྕགས་ཀྱི་དུད་ཁུང་།ད་དུང་སོ་ཕག་དམར་པོ་སོགས་འདུག དེ་དུས་བོད་ཁུལ་དུ་ལྕགས་ཐབ་དར་ཡོད་འདུག་ཤེས་དཀའ་མོད།ཡིན་ནའང་མཐའ་རྒྱན་ཟངས་དམར་བཞག་པའི་ཏ་ལྟའི་ལྕགས་ཐབ་དེ་ལྟ་བུ་ཡོད་མི་སྲིད། དེ་ལྟ་བུའི་སོ་ཕག་ཅིག་གྱང་གཏན་ནས་ཡོད་མི་སྲིད།
ཉེར་གསུམ།
མཇལ་སྐོར་བ་མང་པོའི་ཁྲོད་བུད་མེད་ཅིག་གིས་ཏ་ལྟའི་ཉིས་ལོང་གི་ལ་བ་ཞིག་གྱོན་ཡོད་ལ།ད་དུང་མཇལ་བ་མང་པོའི་ཁྲོད་དུ་ཏ་ལྟའི་སྐེ་རགས་དང་།ལྷམ། གྱོན་པ་གྱོན་ཡོད་པ་ཏག་ཏག་རེད། འདི་ཚང་མ་ཅི་ལྟར་བྱ།
ཉེར་བཞི།
གནས་རིར་མཇལ་བའི་ལམ་བར་དུ་མཇལ་སྐོར་དེ་འདྲའི་མང་པོ་ཡོད་ལ། དེ་ལྟ་བུའི་མིཚོགས་ཁྲོད་དུ་རི་པོ་ཐི་དང་གཡང་མཚོ་གཉིས་ངོ་ཐུག་བྱུང་ལ། འཛེམ་བྱ་ཅི་ཡང་མེད་པས་སྒོ་ནས་ཕན་ཚུན་འཐམས་འཁྱུད་བྱས་ན་དེ་ནི་བོད་མིའི་སྲོལ་དང་ཨེ་མཐུན །
ཉེར་ལྔ།
གློག་བརྙན་གྱི་མིང་བོད་ཡིག་ཏུ་་་བོད་ཀྱི་སྔོན་བྱུང་གཏམ་རྒྱུད་་ཟེར་ནས་བསྒྱུར་འདུག བོད་ཀྱི་སྔོན་བྱུང་གཏམ་རྒྱུད་ཟེར་ན་དེ་ནི་བོད་མིའི་རིག་གནས་དང་ལོ་རྒྱུས།དམག་དོན་སོགས་བོད་སྤྱི་ལ་ཁྱབ་པའི་མིང་ཞིག་དང་།ད་དུང་དེ་ནི་བོད་མིའི་བྱུང་བ་བརྗོད་པའི་གནའ་བོའི་གཏམ་རྒྱུད་ཅིག་ལ་འཁྲུལ་གྱང་སྲིད། གློག་བརྙན་དེ་ནི་ཕྱི་གླིང་པའི་གནམ་གྲུའི་ཁ་ལོ་བ་ཞིག་དང་།བོད་པའི་བུ་མོ་ཞིག་གི་བར་བྱུང་བའི་བརྩེ་དུང་གི་གཏམ་རྒྱུད་ཅིག་ཡིན་སྟབས། གཏམ་རྒྱུད་དེར་དམིགས་ནས་མིང་འདོག་རྒྱུ་མ་གཏོགས་བོད་ཟེར་བའི་མིང་ཆེན་པོ་དེ་ལྟ་བུ་ཞིག་འདོག་དོན་གཏན་ནས་མེད།
ཉེར་དྲུག
གཡང་མཚོའི་བྱིས་པ་ཚེ་ལས་འདས་ནས་ཁོ་མོ་སྒྲུབ་ཕུག་ཏུ་སོང་ནས་ལག་ལ་མཆོད་ཀོང་བཟུང་ནས་མྱ་ངན་བྱེད་ཅིང་མིག་ཆུ་འདོན། ལག་ཏུ་མཆོད་ཀོང་བཟུང་ནས་དེ་ལྟ་བུ་བྱེད་སྲོལ་ཅིག་བོད་ས་གནས་གང་ཞིག་ཏུ་ཡོད་དམ།
ཉེར་བདུན།
གཡང་མཚོའི་བྱིས་པའི་བེམ་པོ་མི་འགའ་ཡིས་བཟུང་ནས་མཚོ་ཡི་ཕྱོགས་སུ་སོང་ནས་མཚོ་ནང་ལ་བསྐྱུར་བའམ་ཡང་ན་མཚོ་ངོགས་སུ་བཅུག་པ་གང་ཡིན་མི་ཤེས་མོད། གང་ལྟར་དེ་ནི་བོད་ཀྱི་སེམས་ཁུངས་སུ་གོ་གནས་འགངས་ཆེན་བཟུང་བའི་ཡར་འབྲོག་གཡུ་མཚོ་ཡིན་ལ། དེ་ནི་བོད་པའི་བླ་མཚོ་རེད། དེ་ལྟ་བུའི་མཚོ་མོའི་ནང་དུ་གང་འདོད་དུ་བྱས་ཆོག་པ་ཞིག་ག་ལ་ཡིན།
ཉེར་བརྒྱད།
གློག་བརྙན་འདིའི་འཁྲབ་མཁན་གཙོ་བོ་བུ་མོ་དེས་གྱོན་ཆས་གྱོན་ལུགས་ དང་། གོམས་པ་འགྲོ་སྟངས། ལས་ཀ་ལས་སྟངས།སྐད་ཆ་བཤད་སྟངས་སོགས་བོད་ རིགས་བུ་མོ་ཞིག་གི་སྣང་བརྙན་དང་ཧ་ཅང་ཐག་རིང་ལ། མཐའ་ན་མིག་མདངས་དང་། བརྩེ་ཉམས་སྟོན་ཚུལ་སོགས་ཀྱང་བོད་མོ་ཞིག་དང་ཡོངས་སུ་འགལ་འདུགལྷག་པར་དུ་གཡང་མཚོའི་གདོང་དང་།རྒྱ་མཚོའི་གདོང་ལ་དྲི་ནག་གམ་རྫས་ནག་པོ་ཅི་ཞིག་བྱུག་པ་མི་ཤེས་མོད།བོད་མའི་རང་བྱུང་གི་ཤ་མདངས་དུ་སྡུར་ཚེ་ཤིན་ཏུ་རྫུན་འདུག
མདོར་ན་གློག་བརྙན་འདི་ནི་བོད་ཀྱི་འཚོ་བ་མཚོན་པའི་རྒྱལ་ནང་གི་གློག་བརྙན་ གཞན་དང་འདྲ་བར་བོད་མིའི་དམངས་སྲོལ་དང་།རིག་གནས།འཚོ་བ།དད་པ་སོགས་འགལ་པ་ཅུང་ཚབ་ཆེན་ཡིན་པའི་གློག་བརྙན་ཞིག་རེད།
འཁྲབ་ཁྲིད་པས་བོད་མི་རིགས་ཀྱི་རིག་གནས་དང་དམངས་སྲོལ།དད་འདུན། འཚོ་སྟངས་སོགས་དང་རིང་ནས་འགལ་པའི་གློག་བརྙན་འདི་ལྟ་བུ་ཞིག་ཕབ་བསྐྲུན་བྱས་ནས།ཡང་སྙིང་སུ་ཞིག་ལ་སྟོན་འདོད་པ་ཡིན། ཕྱིར་བོད་མི་རིགས་ལ་མཐོང་དུ་མི་འཇུག་པས་ཆེད་ཨེ་ཡིན། འདི་ལྟར་འཁྱོག་བཤད་དང་འགལ་ཟླ་མང་པོ་ཞིག་བསྐྲུན་ཚེ་ཁྱོད་གློག་བརྙན་སྒྱུ་རྩལ་པ་ཞིག་ཡིན་ན་རྒྱུ་འབྲས་དང་འགན་ཁྲི་ཞིག་ཡོད་དགོས་ལ་། ཁྱོད་ཀྱིས་སེམས་ཤེས་རྒྱུ་འབྲས།འགན་ཁྲི་གང་ལ་སོང་།
ཁོ་བོ་ནི་གློག་བརྙན་ལ་ཞིབ་འཇུག་དང་གློག་བརྙན་ལ་དཔྱད་བརྗོད་སྤེལ་མཁན་ཞིག་མིན་ལ་། རྩོམ་ཡིག་འདི་ནི་བོད་རིགས་ལྟ་མཁན་དཀྱིས་མ་ཞིག་གི་མཐོང་སྣང་ལ་ཤར་བའི་བསམ་ཚུལ་ངོ་མ་ཞིག་ཡིན། རེ་བར་བོད་ཀྱི་རིག་གནས་སྤྱི་དང་བོད་མིའི་འདུ་ཤེས་འཛིན་སྟངས་ལ་རྒྱུས་ལོན་མེད་པའི་གློག་བརྙན་པ་དག་གིས་མི་རིགས་ཤིག་གི་རིག་གནས་ འཁྱོག་བཤད་བརྒྱབ་ནས། མི་རིགས་སོ་སོའི་བར་གྱི་མཆམ་མཐུན་ལ་གནོད་པའི་ལས་མ་བྱས་ན་ལེགས་ལ།རྒྱལ་ཁབ་ཀྱི་འབྲེལ་ཡོད་གློག་བརྙན་བདག་དོམ་ལས་ཁུངས་ནས་ཀྱང་གློག་བརྙན་འདི་ལྟ་བུ་དྲིལ་བསྒྲོག་དང་འགྲེམ་སྤེལ་གྱི་ཕྱོགས་ལ་གཟབ་ནན་བྱས་ནས། མི་རིགས་སོ་སོའི་མཐུན་སྒྲིལ་མཆམ་མཐུན་གྱི་ལས་དོན་ཕྱོགས་ལ་མཐུན་རྐྱེན་ལེགས་པོ་བསྐྲུན་རྒྱུ་ནི་ཆེ་གལ་འགངས་ཆེ་བའི་བྱ་བ་ཞིག་མིན་ནམ།
郑义:为藏人保留最后一块净土
在自由亚洲特约评论,读到著名作家郑义先生为冈仁波齐神山与玛旁雍措圣湖呼吁的文章 http://www.rfa.org/mandarin/pinglun/zy-07212011112458.html:
为藏人保留最后一块净土
文/郑义
2011-07-21
几天之前,令人尊敬的藏族女作家唯色在互联网上发出呼吁——请制止用神山圣湖牟利的“开发”,披露总部在北京的国风集团下属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承包”了西藏的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措,将其设为旅游区。
这个旅游公司股票发行预案所包括的项目,包括景区开发、酒店建设、环保车购置、制氧厂等其他设施建设等,以及会有“大门、观景台、景区机动车道等等,也就是说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措成了以营利为目的的旅游项目。
据刚从神山冈仁波齐归来的网友,他们的目击证词说,在环绕神山冈仁波齐的环形山路上,已经开始修建公路和输电线路,如果不迅速加以阻止,这最后一块圣洁的土地必将被迅速地污染、破坏。
在网上可以很方便地查到相关背景资料。冈仁波齐是一座世界性的圣山,在印度创世史诗《罗摩衍那》、以及藏族史记《往事书》、《冈底斯山海志》等著述中都被介绍过这座山,它同时被藏传佛教、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为是世界的中心。
据苯教经典描述,有一条河从冈仁波齐发源,注入玛旁雍湖;玛旁雍湖再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诞生出四条大河。向北的叫森格藏布,汉译为狮泉河;流向西方的叫 朗钦藏布,也就是象泉河,这两条河在穿越喜马拉雅山后都注入南亚的第二大河流印度河。流向南方的是马甲藏布,汉译孔雀河,其下游为南亚最大的河流恒河;流向 东方的是当却藏布,汉译马泉河,也就是雅鲁藏布江的源头,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和孟加拉时被称作布拉马普特拉河,最后也注入神圣的恒河。
冈仁波齐神山和玛旁雍措圣湖绝非地质意义上的普通山水,它们是神圣之地,是凡俗事物无法比拟的精神基地。大约从公元前一千年开始,对神山圣湖的崇拜就已经开 始了,这样算下来,到今天已经延续了三千年左右。到这块圣地来朝圣是信徒们一生必要的一事,其核心部分叫做转山,就是步行环绕神山和圣湖。转一大圈是32公里,徒步须三天工夫,磕长头则需15到20天。辗转千里而来的转山人一般都是在转足了13圈外线之后,再转内线。
转山在没有信仰的人看来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在笃信佛教的藏人看来,朝圣能洗尽罪孽,使生命得以纯净、升华。我们可以想象一番修通了公路、建好了旅游饭店之后,将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各种现代交通工具载来成千上万的猎奇者,他们带着凡俗世界的五光十色、做快餐式的到此一游,他们是游山玩水,绝不是神山圣湖的虔诚崇拜者,足迹所到之处再也不会保留丝毫神圣,直白地说,就是亵渎神圣。
西方人类学家对旅游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分析了旅游对当地文化、宗教、传统的冲击。随着游客的增加,当地居民在无数世代里形成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 道德宗教、语言、以及故有的生态平衡,都会受到冲击。他们常常使用这样一些负面概念,如文化商品化、文化庸俗化、价值观退化,有的研究者干脆把这种现象称为新殖民主义、旅游帝国主义。把神圣的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列入旅游开发项目,正是名副其实的新殖民主义和旅游帝国主义。藏人要求高度自治的内容之一、全世界人同情支持藏人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想保住西藏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宗教习俗。我们已经把汉地的名山圣水尽数商业化、庸俗化,把人迹所到之处全部污染、破坏,我们能不能为藏族弟兄保留这最后一块净土?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是属于全人类的。
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
朱瑞:西藏的伤口——兼谈唯色新书《西藏:2008》
好友朱瑞为我新书著文,我自是心怀感激。特意选在今日,从她的博客上http://zhu-ruiblog.blogspot.com/2011/07/2008_11.html 转发在此,以示纪念于我而言的一个日子。
西藏的伤口——兼谈唯色新书《西藏:2008》
文/朱瑞
以汉语表述西藏,在中国和西藏境内,一般来说,包括两类人:一类是写西藏的中国人,往往以殖民的心态,自以为是地描述西藏;另一类是写西藏的西藏人,往往以被殖民的心态,小心翼翼地、似是而非地表述西藏;本质上,给读者的,都不是真的西藏。真的西藏,被绑架了,被消失了。
但在这些年,一部部被压缩得沉甸甸的文字,终于,穿越重重屏障,震撼了世界。那文字,有着青铜般的效应,成为镶嵌起来的立体西藏。
这是《西藏在上》、《西藏笔记》、《绛红色的地图》、《杀劫》、《西藏记忆》、《念珠中的故事》、《看不见的西藏》、《听说西藏》、《鼠年雪狮吼》 、《雪域的白》……还有,《西藏:2008》。读着,读了十几年的我,悲喜之间,这双眼睛仍有一种被触及的疼痛,于是,泪水滴落。
中共语言体系以外
谴责中共,几乎成了时尚。而同时,写作者们,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又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中共的话语体系:或义正言辞,或愤愤不平。那背后,似乎潜伏着一种红卫兵小将式的张扬,甚至暴力。远的不说,连有的追求民主的人士的文字,都或多或少地带着这个病根。写得多了,顺手了,还形成了某种套路。不管怎么读,都是在个人得失之间转悠,不能不让人生疑:他们追求民主,到底是看清了中共的本质,还是利益之争?
而唯色的表述,完全在我们习惯的世界以外,尽管也是见证中共的暴行,还是国家的破碎和百姓的劫难。但,那平静的、有节制的文字之间,凸起的是教养、优雅和高贵,也强烈地反衬着殖民者的野蛮、丑陋和猥琐:
“……裹着羊皮袄、披散着长发的牧民们骑着马,喊着‘嘎嗨嗨’,举事了。他们把挂在乡政府的五星红旗取下来,换上了雪山狮子旗,这当然引来了比牧民更多的金珠玛米,端起枪,瞄准着,把雪山狮子旗给取下来,扔在地上,有意地用脚践踏。牧民们冲上去阻拦,当场就被子弹撂倒。”——《那些包围色须寺的幽灵》
和中共宣传的3·14“暴力事件”截然不同,唯色向读者展现了2008年3月的伤口。这罕见的细节描述,带着不可抗拒的文学魅力,使中共政权那咄咄逼人的,甚至杀气腾腾的说辞,不攻自破,如果你有感知,这时,你的精神,必然出现一场风暴。
“斑驳的雪地里,只有三只黑狗安静地匍匐着,两只狗漠然地看着跟前走过的士兵,一只狗却像是颇有深意地看着拍摄者。……从巨大的佛塔前穿过的士兵似乎更多了,有的士兵甚至隨身携带氧气,显然是提防高海拔不适。走在最前面的,似乎还举着一面红旗。不不,那猩红色的红旗,是之前就插在帐篷上的吗? ”——《那些包围色须寺的幽灵》
在这一连串的饱满的表述中,压抑着深不见底的对被占领、被殖民的无奈和悲泣,就连作者在写到自己被同化、被置换的过程时,也没有恨:
“而我在学校里所学到的,与真正的我应拥有的远隔千山万水,可是再远也比最近的更近,最近的反而成了最远。”—— 《青塘成西宁,帐篷犹显突兀》
这是一个非暴力的语言世界,是千年西藏佛教滋养的果实。几乎每一行文字,都流动着一种,让我们心悦的境界。
唯色说:“你有枪,我有笔。”可是,有人反问: “你有笔,别人就没有笔?”毫无疑问,当这句话出口时,已证明了,他没有笔,顶多有一块朽木。
唯色是一位多产作家,当她的文字朝着读者,绵延而来时,有着奇迹般的张力,没有套路,总是更好,像在炼金。
中国文学体系以外
但是,中国还是有文学的,尤其五四以来,出现过不少好作品。以张爱玲小说为典型。其艺术性,已炉火纯青。不过,还是“小”了些,当然,并不是因为她写小市民生活。
左翼文学占领中国文坛时,连小市民文学也没有了。作家们开始替新中国讲故事。而灾难、痛苦、悲剧,是不允许写的。尽管如此,左翼文学中,还是有精神的。不过是被革命浸泡后,膨胀起来的精神。然而,也被文化大革命,毁掉了。文学被简化为高、大、全。
人们渐渐地失去了脊梁,开始写中间状态。无聊和零碎,成了中国文学的主旋律。比技巧,比离奇,还美其名曰“纯文学”。“倒水时把孩子也倒掉了,”苏晓康先生曾对我说。
就在中国文学不再理会精神的时候,唯色那环拥着精神的文字,活生生地矗立在我们面前,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躲藏。有人酸溜溜地说:“唯色是靠写敏感内容而成名的。”
什么是敏感内容呢?就是这个政权丑陋的,不敢见光的部分。而,最为丑陋最不敢见光的,自然是西藏问题。因为,在那喜马拉雅的群山之间,藏匿着太多的侵略者的罪恶。显然,这个酸溜溜的人,在本质上,和五毛棋逢对手。
稍有点鉴赏力的人,都不难看出,以唯色作品的文字质量,是可以超越题材的。我意思是,可以写任何一个题材。但是,她选择了西藏,不,是西藏选择了她,她是为西藏而生的,这是命运。
比较中国的名作家,唯色是不同的。在中国,作家成名的过程,也往往是作品堕落的过程。唯色在这个规律以外。可能,既源于她那藏人的特质,也源于她后来的修炼吧?正如在《青塘成西宁,帐篷犹显突兀》中,她写道:
“然而我并不是突然‘变节’的,而是一点一点褪色的。或者说,尽管一生被置换太多,但就像虽然被换血,并未被换心。”
唯色就在那敏感的旋涡,但是,她的良知,她的勇气,战胜了个人的安逸。每发出一次声音,对她来说,都弥足珍贵,她也尤为看重那声音的质量,她不会浪费机会:
“别来无恙就是最大的安慰”
“但愿我的描述,亦让读者的你,瞥见了那雪白血红的,秘密。”
于是,她以精确的文字,展开着那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秘密:
“于是牧民们也反击了,武器居然是‘乌多’,用牛羊毛编织的一种掷石器。草原上的牧人都擅长用‘乌多’来驱赶牛羊,可日子过到了不能放牛牧羊的地步,也会用‘乌多’作为抗御敌人的武器,这当然是很原始的传统。“乌多”一甩,裹在里面的石头会很准确地打中敌人,让敌人痛得哇哇乱叫……”
“有没有被‘乌多’打死的人?我没有听说过。可是,用‘乌多’来对付使用现代武器的军人,可想而知会带来多么大的牺牲。但因没有影像,没有文字,过往交通长期设卡警戒,连口耳相传也变得困难,所以外界无法清楚地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过在一些寺院的墙上,个别遇难者生前的照片,很有可能是毕生唯一一张照片,会醒目地张贴着,并用博伊明示恰是因为英勇地反抗,遭到了枪杀。其中甚至有尚未成年的孩子,倒在让人心碎的血泊之中,过早地踏上了轮回之路。而这样的照片,所需要的只是祈祷,亦只有祈祷,以及谨记在心。”——《那些包围色须寺的幽灵……》
似乎不该选这么多的文字,但是,哪句话可以省略呢?当西藏被迫失语了五十年以后,这些文字,添补了一个巨大的空白。当然,如果中国的作家们,客观一些的话,该承认,这其实,也应是中国文学的未来。
和斤斤计较、相互轻视的中国文人不一样,唯色总是看到其他西藏作家的优点,她赞颂他们,帮助他们,倾其所能。在《青塘成西宁,帐篷犹显突兀》中,她是这样描绘歌唱家兼作家加羊吉的:
“加羊吉身上洋溢的母性弥散着草原上的气息,让我着迷。她本是图伯特民间知名的母语歌手,尤其在安多一带,她就像汉地的大牌明星那样深入人心。”
唯色还引述德乾旺姆这位“安多女诗人”的诗句,高度评价年轻诗人嘎代才让的诗作,等等,她为每一位西藏人的成就而高兴,她说,她这一生能与他们相遇,“全都是因缘所致”。
她还为那些遭遇恶运的藏人焦虑,为他们呼吁。无论是牧人、农人、商人还是艺人,在她看来,他们的苦难,就是西藏民族的苦难。她的文字,就这样起伏着一个没有栅栏的精神。
折不断的才气
唯色早期的诗集《西藏在上》,已篷勃着当代不可多得的才气。然而,她得到的,不是肯定,而是摧残。当她的《西藏笔记》由中国花城出版社出版时,给她带来的不是荣誉,而是开除公职。
但是,作为中国人权改善的象征,唯色的生活,表面看起来,似乎比其他的,仅仅因为喊一声口号、写一篇文章就被判刑的藏人幸运。
然而,迫害,是在暗中进行的:诽谤、恐吓、软禁、传讯、审问……同时,关闭她的博客,攻击她的博客、删除她的博客,花样翻新到,令最有想像力的人,也会瞠目结舌。是的,对于一个直言西藏真相的人,可以想像,唯色,该怎样被殖民者忌恨。
但是,殖民者在权衡,抓这样一位在世界享有声誉的西藏作家,会失去什么和得到什么?有哪些被动和主动?事实上,谁也不知道,明天,等待唯色的是什么。
而有些不懂中国现状,也不懂文学的所谓的西藏支持者,又把她简单地认定为“通吃”。“看不到金子,不是金子本身的毛病,那是你自己的眼力和心力有了缺陷。”我常这样说。
仅仅看一看《西藏:2008》的目录,就有一种回肠荡气的诗意,那是与生俱来的才气:
心脏的骨头,
散落在异乡的禁忌
希德废墟的前世
“萦绕着黑蛇般的毒气……”
“没有伤口的痛处”
……
就这样,唯色以独具一格的叙说,独有的不同凡俗的文学笔触,把被绑架、被消失了五十多年的西藏,名正言顺地,准确无误地,无法辨驳地,传给世界。
唯色得过“美国赫尔曼/哈米特奖”、“入围美国纽斯塔国际文学奖”、挪威作家联盟(Norwegian Authors Union)颁发的“自由表达奖”、独立中文笔会2009年度“林昭纪念奖” ,以及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2010年度“新闻勇气奖”等等。其实,这一切,都不足以表达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因为,她为中国文学和西藏文学,开辟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精神之路。也为走出中共的暴力语言体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非暴力的语言世界。
首发民主中国
http://www.minzhuzhongguo.org/ArtShow.aspx?AID=21586
西藏的伤口——兼谈唯色新书《西藏:2008》
文/朱瑞
以汉语表述西藏,在中国和西藏境内,一般来说,包括两类人:一类是写西藏的中国人,往往以殖民的心态,自以为是地描述西藏;另一类是写西藏的西藏人,往往以被殖民的心态,小心翼翼地、似是而非地表述西藏;本质上,给读者的,都不是真的西藏。真的西藏,被绑架了,被消失了。
但在这些年,一部部被压缩得沉甸甸的文字,终于,穿越重重屏障,震撼了世界。那文字,有着青铜般的效应,成为镶嵌起来的立体西藏。
这是《西藏在上》、《西藏笔记》、《绛红色的地图》、《杀劫》、《西藏记忆》、《念珠中的故事》、《看不见的西藏》、《听说西藏》、《鼠年雪狮吼》 、《雪域的白》……还有,《西藏:2008》。读着,读了十几年的我,悲喜之间,这双眼睛仍有一种被触及的疼痛,于是,泪水滴落。
中共语言体系以外
谴责中共,几乎成了时尚。而同时,写作者们,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又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中共的话语体系:或义正言辞,或愤愤不平。那背后,似乎潜伏着一种红卫兵小将式的张扬,甚至暴力。远的不说,连有的追求民主的人士的文字,都或多或少地带着这个病根。写得多了,顺手了,还形成了某种套路。不管怎么读,都是在个人得失之间转悠,不能不让人生疑:他们追求民主,到底是看清了中共的本质,还是利益之争?
而唯色的表述,完全在我们习惯的世界以外,尽管也是见证中共的暴行,还是国家的破碎和百姓的劫难。但,那平静的、有节制的文字之间,凸起的是教养、优雅和高贵,也强烈地反衬着殖民者的野蛮、丑陋和猥琐:
“……裹着羊皮袄、披散着长发的牧民们骑着马,喊着‘嘎嗨嗨’,举事了。他们把挂在乡政府的五星红旗取下来,换上了雪山狮子旗,这当然引来了比牧民更多的金珠玛米,端起枪,瞄准着,把雪山狮子旗给取下来,扔在地上,有意地用脚践踏。牧民们冲上去阻拦,当场就被子弹撂倒。”——《那些包围色须寺的幽灵》
和中共宣传的3·14“暴力事件”截然不同,唯色向读者展现了2008年3月的伤口。这罕见的细节描述,带着不可抗拒的文学魅力,使中共政权那咄咄逼人的,甚至杀气腾腾的说辞,不攻自破,如果你有感知,这时,你的精神,必然出现一场风暴。
“斑驳的雪地里,只有三只黑狗安静地匍匐着,两只狗漠然地看着跟前走过的士兵,一只狗却像是颇有深意地看着拍摄者。……从巨大的佛塔前穿过的士兵似乎更多了,有的士兵甚至隨身携带氧气,显然是提防高海拔不适。走在最前面的,似乎还举着一面红旗。不不,那猩红色的红旗,是之前就插在帐篷上的吗? ”——《那些包围色须寺的幽灵》
在这一连串的饱满的表述中,压抑着深不见底的对被占领、被殖民的无奈和悲泣,就连作者在写到自己被同化、被置换的过程时,也没有恨:
“而我在学校里所学到的,与真正的我应拥有的远隔千山万水,可是再远也比最近的更近,最近的反而成了最远。”—— 《青塘成西宁,帐篷犹显突兀》
这是一个非暴力的语言世界,是千年西藏佛教滋养的果实。几乎每一行文字,都流动着一种,让我们心悦的境界。
唯色说:“你有枪,我有笔。”可是,有人反问: “你有笔,别人就没有笔?”毫无疑问,当这句话出口时,已证明了,他没有笔,顶多有一块朽木。
唯色是一位多产作家,当她的文字朝着读者,绵延而来时,有着奇迹般的张力,没有套路,总是更好,像在炼金。
中国文学体系以外
但是,中国还是有文学的,尤其五四以来,出现过不少好作品。以张爱玲小说为典型。其艺术性,已炉火纯青。不过,还是“小”了些,当然,并不是因为她写小市民生活。
左翼文学占领中国文坛时,连小市民文学也没有了。作家们开始替新中国讲故事。而灾难、痛苦、悲剧,是不允许写的。尽管如此,左翼文学中,还是有精神的。不过是被革命浸泡后,膨胀起来的精神。然而,也被文化大革命,毁掉了。文学被简化为高、大、全。
人们渐渐地失去了脊梁,开始写中间状态。无聊和零碎,成了中国文学的主旋律。比技巧,比离奇,还美其名曰“纯文学”。“倒水时把孩子也倒掉了,”苏晓康先生曾对我说。
就在中国文学不再理会精神的时候,唯色那环拥着精神的文字,活生生地矗立在我们面前,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躲藏。有人酸溜溜地说:“唯色是靠写敏感内容而成名的。”
什么是敏感内容呢?就是这个政权丑陋的,不敢见光的部分。而,最为丑陋最不敢见光的,自然是西藏问题。因为,在那喜马拉雅的群山之间,藏匿着太多的侵略者的罪恶。显然,这个酸溜溜的人,在本质上,和五毛棋逢对手。
稍有点鉴赏力的人,都不难看出,以唯色作品的文字质量,是可以超越题材的。我意思是,可以写任何一个题材。但是,她选择了西藏,不,是西藏选择了她,她是为西藏而生的,这是命运。
比较中国的名作家,唯色是不同的。在中国,作家成名的过程,也往往是作品堕落的过程。唯色在这个规律以外。可能,既源于她那藏人的特质,也源于她后来的修炼吧?正如在《青塘成西宁,帐篷犹显突兀》中,她写道:
“然而我并不是突然‘变节’的,而是一点一点褪色的。或者说,尽管一生被置换太多,但就像虽然被换血,并未被换心。”
唯色就在那敏感的旋涡,但是,她的良知,她的勇气,战胜了个人的安逸。每发出一次声音,对她来说,都弥足珍贵,她也尤为看重那声音的质量,她不会浪费机会:
“别来无恙就是最大的安慰”
“但愿我的描述,亦让读者的你,瞥见了那雪白血红的,秘密。”
于是,她以精确的文字,展开着那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秘密:
“于是牧民们也反击了,武器居然是‘乌多’,用牛羊毛编织的一种掷石器。草原上的牧人都擅长用‘乌多’来驱赶牛羊,可日子过到了不能放牛牧羊的地步,也会用‘乌多’作为抗御敌人的武器,这当然是很原始的传统。“乌多”一甩,裹在里面的石头会很准确地打中敌人,让敌人痛得哇哇乱叫……”
“有没有被‘乌多’打死的人?我没有听说过。可是,用‘乌多’来对付使用现代武器的军人,可想而知会带来多么大的牺牲。但因没有影像,没有文字,过往交通长期设卡警戒,连口耳相传也变得困难,所以外界无法清楚地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过在一些寺院的墙上,个别遇难者生前的照片,很有可能是毕生唯一一张照片,会醒目地张贴着,并用博伊明示恰是因为英勇地反抗,遭到了枪杀。其中甚至有尚未成年的孩子,倒在让人心碎的血泊之中,过早地踏上了轮回之路。而这样的照片,所需要的只是祈祷,亦只有祈祷,以及谨记在心。”——《那些包围色须寺的幽灵……》
似乎不该选这么多的文字,但是,哪句话可以省略呢?当西藏被迫失语了五十年以后,这些文字,添补了一个巨大的空白。当然,如果中国的作家们,客观一些的话,该承认,这其实,也应是中国文学的未来。
和斤斤计较、相互轻视的中国文人不一样,唯色总是看到其他西藏作家的优点,她赞颂他们,帮助他们,倾其所能。在《青塘成西宁,帐篷犹显突兀》中,她是这样描绘歌唱家兼作家加羊吉的:
“加羊吉身上洋溢的母性弥散着草原上的气息,让我着迷。她本是图伯特民间知名的母语歌手,尤其在安多一带,她就像汉地的大牌明星那样深入人心。”
唯色还引述德乾旺姆这位“安多女诗人”的诗句,高度评价年轻诗人嘎代才让的诗作,等等,她为每一位西藏人的成就而高兴,她说,她这一生能与他们相遇,“全都是因缘所致”。
她还为那些遭遇恶运的藏人焦虑,为他们呼吁。无论是牧人、农人、商人还是艺人,在她看来,他们的苦难,就是西藏民族的苦难。她的文字,就这样起伏着一个没有栅栏的精神。
折不断的才气
唯色早期的诗集《西藏在上》,已篷勃着当代不可多得的才气。然而,她得到的,不是肯定,而是摧残。当她的《西藏笔记》由中国花城出版社出版时,给她带来的不是荣誉,而是开除公职。
但是,作为中国人权改善的象征,唯色的生活,表面看起来,似乎比其他的,仅仅因为喊一声口号、写一篇文章就被判刑的藏人幸运。
然而,迫害,是在暗中进行的:诽谤、恐吓、软禁、传讯、审问……同时,关闭她的博客,攻击她的博客、删除她的博客,花样翻新到,令最有想像力的人,也会瞠目结舌。是的,对于一个直言西藏真相的人,可以想像,唯色,该怎样被殖民者忌恨。
但是,殖民者在权衡,抓这样一位在世界享有声誉的西藏作家,会失去什么和得到什么?有哪些被动和主动?事实上,谁也不知道,明天,等待唯色的是什么。
而有些不懂中国现状,也不懂文学的所谓的西藏支持者,又把她简单地认定为“通吃”。“看不到金子,不是金子本身的毛病,那是你自己的眼力和心力有了缺陷。”我常这样说。
仅仅看一看《西藏:2008》的目录,就有一种回肠荡气的诗意,那是与生俱来的才气:
心脏的骨头,
散落在异乡的禁忌
希德废墟的前世
“萦绕着黑蛇般的毒气……”
“没有伤口的痛处”
……
就这样,唯色以独具一格的叙说,独有的不同凡俗的文学笔触,把被绑架、被消失了五十多年的西藏,名正言顺地,准确无误地,无法辨驳地,传给世界。
唯色得过“美国赫尔曼/哈米特奖”、“入围美国纽斯塔国际文学奖”、挪威作家联盟(Norwegian Authors Union)颁发的“自由表达奖”、独立中文笔会2009年度“林昭纪念奖” ,以及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2010年度“新闻勇气奖”等等。其实,这一切,都不足以表达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因为,她为中国文学和西藏文学,开辟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精神之路。也为走出中共的暴力语言体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非暴力的语言世界。
首发民主中国
http://www.minzhuzhongguo.org/ArtShow.aspx?AID=21586
何清涟:请留住西藏
以上两张图片是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成就展”上拍得,显示的是中共在卫藏等地区(西藏自治区)实施开矿、规划旅游开发。
这张图片来自网络,名为“中国西南水电开发规划图”,从图上可见,密密麻麻的水电站主要修筑在藏东康地的河流上。
这篇文章,转自著名经济学者何清涟女士的博客 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1/07/tibet-environment/
请留住西藏
文/何清涟
7月9日-10日,我在DC参加汉藏论坛时,看到了藏族女作家唯色的文章“请制止用神山圣湖牟利的开发”。文章谈到,总部在北京的国风集团下属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承包”了西藏的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措,把藏人心中的神山和圣湖当作发行股票的招牌,包装为“西藏阿里神山圣湖旅游区开发项目”。
唯色反对把宗教圣地商业化,提到了这个地方不宜开发的两个理由,一是冈仁波齐是西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不可亵渎;二是环保。对她提到的这两点理由,我完全赞成。但我知道,对于只会信神祈福但却没有宗教传统的汉人来说,第一条理由不会让有兴趣者止步。因为到冈仁波齐转山,对内地汉人富有吸引力。在没有花香、没有树林,连天空也是灰蒙蒙的水泥钢筋丛林里呆久了,到极地做探险之旅,令人神往。至于保护环境这个理由对中国人有多大的约束力,我也深表怀疑。因为生长于60年代及以前的两三代人,在这30年当中,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权贵集团及其利益相关者以发展经济的名义践踏、蹂躏;一条条河流被严重污染;一个个湖泊干涸消失、一块块土地被变成据说只有30年寿命的楼房。连自己生于斯长于斯、血肉相连、自称魂魄所系的土地都不肯爱惜的人,又哪有爱惜他人乡土的情怀?
我曾沿着晋陕峡谷穿行,见过干涸的黄河;也曾乘火车在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颠簸,那“黄沙裸露无寸土,可怜江山贫到骨”的极度萧瑟让人心寒。因此对中国的环境生态状态特别在意,每年都要阅读相关的环境资料。我很清楚中国的现实:环保立法多达1700多部,却无法阻止中国人的贪欲。环保部门更是将其手中评估项目及监管的权力变为官员寻租的资本。这30年当中,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一边掠夺大自然,一边假称自己是如何热爱这块土地承载的国家。在这种“边做环保边撒谎”的政治文化中,中国在2005年就有了1.8亿生态难民,而且主要集中在西北五省区及中西部地区。
其实藏人居住之地早就不能幸免“发展”之害。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三大河流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对中国和亚洲的气候环境有着重要影响,被称为“亚洲水塔”。由于过度放牧,使得草场退化,水源枯竭。被称为“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县因透支环境一度成为“首富县”,如今早已沦为有名的贫困县。长江源头第一县——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干枯的水井则比比皆是,住在长江源头,如今却不得不依靠外来水源维持生存。
西藏就是我一直在胆战心惊地观察着的一个地区。2003年,北京颁布了《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白皮书,报告显示北京特别重视保护该地特殊的环境生态。但中国的事情往往陷入如此悖论:规划起来头头是道,上合自然法则,下符民情民生。实践起来却完全相反。随着中国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矿山有2/3进入老年期,近500座矿山相继闭坑,中国以矿业为主的426座资源型城市有50座左右陷入衰落,我就开始为西藏担心,担心那些贪婪的眼睛会盯住这块土地。所以每看到新华网宣布“西藏铜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 “西藏矿产业10年后对GDP贡献率将超过30%”,我眼前就浮现出在内地矿区曾见的景象,土地大量塌陷或挖损,遍布矿区的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被严重污染的水。
不幸的是,这不是我的想象,而是现实,由于西藏的政治特殊性,有关西藏的环境生态被破坏等问题比内地的环境事件更敏感,很不容易见诸报道,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许多其他来源知道西藏那本就极为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疯狂的破坏。唯色曾写过“松赞干布的故乡快被挖空了”,记载了墨竹工卡县的甲玛乡——图伯特最伟大的君主松赞干布的诞生之地被破坏的悲惨景象。该地风景美丽,还蕴含着包括了铜、钼、铅、锌、金、银等多种金属,其潜在经济价值被估算超过1200亿元,因此也成为众多来自中国内地的开矿者竞相扑食的目标。其中有着国务院背景的中国黄金集团正在开采甲玛铜多金属矿,开矿量为12000吨/日。曾经非常美丽的甲玛,如今已面目全非。当地藏民的反抗无法阻止这些贪婪的掠夺之手。
青藏铁路开通后,对贪婪的采矿者来说,是“运输物流能力大大增强”,但对西藏来说,却无异于插上一条巨大的资源吸血管,面临着更疯狂的资源掠夺。据唯色了解,现在西藏自治区境内共在超过90个开矿的地点,每一个县至少有一个。一个更庞大的计划也已于2010年对外公布,在未来将对西藏3000多个矿点进行开发。这意味着西藏的环境将遭到一轮疯狂的洗劫。
中国对矿产的低水平开发,已经有山西省的悲惨图景作为例证:这个省已有十分之一的面积被采空,导致大量村庄塌陷。开发的结果是富了煤老板与当地官员,山西的老百姓不仅贫穷,还是承受环境灾难。
也因此,达赖喇嘛这几年对西藏最重要的关注点已经从政治转而为环境。从这点来看,尊者不愧为有远大眼光的圣哲,因为政治问题可以慢慢谈,它不象生态问题那样紧迫,关系到支撑藏族人民生存的生态基座。
在华盛顿的汉藏论坛上,在美国某大学任教的西藏人丹增先生的恳切呼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呼吁说,“请留住西藏”。我想,这“留住西藏”包含两重意义,一是留住藏族人民的心,这比留住人身更具有实质意义。北京要想真正挽留住西藏,要真正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停止将西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寺庙与神山当作“旅游资源开发”。二是要为西藏人民留下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其上的山山水水,立即停止掠夺西藏的矿产,不要将汉族人民正在承受的环境灾难扩大至西藏地区。无论西藏现在以及未来实行何种政治体制,西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于其上的土地,应该由西藏人民自己决定如何开发使用。
“请留住西藏”,这是一句多么痛切的呼吁,它包含了藏族人民几十年的痛苦,也指涉了西藏人民现在与将来面临的生存困境。北京的当政者,你们听到了没有?理解了没有?
于2011年7月19日
请留住西藏
文/何清涟
7月9日-10日,我在DC参加汉藏论坛时,看到了藏族女作家唯色的文章“请制止用神山圣湖牟利的开发”。文章谈到,总部在北京的国风集团下属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承包”了西藏的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措,把藏人心中的神山和圣湖当作发行股票的招牌,包装为“西藏阿里神山圣湖旅游区开发项目”。
唯色反对把宗教圣地商业化,提到了这个地方不宜开发的两个理由,一是冈仁波齐是西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不可亵渎;二是环保。对她提到的这两点理由,我完全赞成。但我知道,对于只会信神祈福但却没有宗教传统的汉人来说,第一条理由不会让有兴趣者止步。因为到冈仁波齐转山,对内地汉人富有吸引力。在没有花香、没有树林,连天空也是灰蒙蒙的水泥钢筋丛林里呆久了,到极地做探险之旅,令人神往。至于保护环境这个理由对中国人有多大的约束力,我也深表怀疑。因为生长于60年代及以前的两三代人,在这30年当中,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权贵集团及其利益相关者以发展经济的名义践踏、蹂躏;一条条河流被严重污染;一个个湖泊干涸消失、一块块土地被变成据说只有30年寿命的楼房。连自己生于斯长于斯、血肉相连、自称魂魄所系的土地都不肯爱惜的人,又哪有爱惜他人乡土的情怀?
我曾沿着晋陕峡谷穿行,见过干涸的黄河;也曾乘火车在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颠簸,那“黄沙裸露无寸土,可怜江山贫到骨”的极度萧瑟让人心寒。因此对中国的环境生态状态特别在意,每年都要阅读相关的环境资料。我很清楚中国的现实:环保立法多达1700多部,却无法阻止中国人的贪欲。环保部门更是将其手中评估项目及监管的权力变为官员寻租的资本。这30年当中,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一边掠夺大自然,一边假称自己是如何热爱这块土地承载的国家。在这种“边做环保边撒谎”的政治文化中,中国在2005年就有了1.8亿生态难民,而且主要集中在西北五省区及中西部地区。
其实藏人居住之地早就不能幸免“发展”之害。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三大河流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对中国和亚洲的气候环境有着重要影响,被称为“亚洲水塔”。由于过度放牧,使得草场退化,水源枯竭。被称为“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县因透支环境一度成为“首富县”,如今早已沦为有名的贫困县。长江源头第一县——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干枯的水井则比比皆是,住在长江源头,如今却不得不依靠外来水源维持生存。
西藏就是我一直在胆战心惊地观察着的一个地区。2003年,北京颁布了《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白皮书,报告显示北京特别重视保护该地特殊的环境生态。但中国的事情往往陷入如此悖论:规划起来头头是道,上合自然法则,下符民情民生。实践起来却完全相反。随着中国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矿山有2/3进入老年期,近500座矿山相继闭坑,中国以矿业为主的426座资源型城市有50座左右陷入衰落,我就开始为西藏担心,担心那些贪婪的眼睛会盯住这块土地。所以每看到新华网宣布“西藏铜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 “西藏矿产业10年后对GDP贡献率将超过30%”,我眼前就浮现出在内地矿区曾见的景象,土地大量塌陷或挖损,遍布矿区的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被严重污染的水。
不幸的是,这不是我的想象,而是现实,由于西藏的政治特殊性,有关西藏的环境生态被破坏等问题比内地的环境事件更敏感,很不容易见诸报道,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许多其他来源知道西藏那本就极为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疯狂的破坏。唯色曾写过“松赞干布的故乡快被挖空了”,记载了墨竹工卡县的甲玛乡——图伯特最伟大的君主松赞干布的诞生之地被破坏的悲惨景象。该地风景美丽,还蕴含着包括了铜、钼、铅、锌、金、银等多种金属,其潜在经济价值被估算超过1200亿元,因此也成为众多来自中国内地的开矿者竞相扑食的目标。其中有着国务院背景的中国黄金集团正在开采甲玛铜多金属矿,开矿量为12000吨/日。曾经非常美丽的甲玛,如今已面目全非。当地藏民的反抗无法阻止这些贪婪的掠夺之手。
青藏铁路开通后,对贪婪的采矿者来说,是“运输物流能力大大增强”,但对西藏来说,却无异于插上一条巨大的资源吸血管,面临着更疯狂的资源掠夺。据唯色了解,现在西藏自治区境内共在超过90个开矿的地点,每一个县至少有一个。一个更庞大的计划也已于2010年对外公布,在未来将对西藏3000多个矿点进行开发。这意味着西藏的环境将遭到一轮疯狂的洗劫。
中国对矿产的低水平开发,已经有山西省的悲惨图景作为例证:这个省已有十分之一的面积被采空,导致大量村庄塌陷。开发的结果是富了煤老板与当地官员,山西的老百姓不仅贫穷,还是承受环境灾难。
也因此,达赖喇嘛这几年对西藏最重要的关注点已经从政治转而为环境。从这点来看,尊者不愧为有远大眼光的圣哲,因为政治问题可以慢慢谈,它不象生态问题那样紧迫,关系到支撑藏族人民生存的生态基座。
在华盛顿的汉藏论坛上,在美国某大学任教的西藏人丹增先生的恳切呼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呼吁说,“请留住西藏”。我想,这“留住西藏”包含两重意义,一是留住藏族人民的心,这比留住人身更具有实质意义。北京要想真正挽留住西藏,要真正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停止将西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寺庙与神山当作“旅游资源开发”。二是要为西藏人民留下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其上的山山水水,立即停止掠夺西藏的矿产,不要将汉族人民正在承受的环境灾难扩大至西藏地区。无论西藏现在以及未来实行何种政治体制,西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于其上的土地,应该由西藏人民自己决定如何开发使用。
“请留住西藏”,这是一句多么痛切的呼吁,它包含了藏族人民几十年的痛苦,也指涉了西藏人民现在与将来面临的生存困境。北京的当政者,你们听到了没有?理解了没有?
于2011年7月19日
2011年7月17日星期日
神山被挖,水源被污,人民铅中毒——来自塔尔寺僧众及信众的呼吁书
被污染的塔尔寺周围地区。
在塔尔寺寺主阿嘉仁波切的回忆录中见到的几个时代的塔尔寺全景。
塔尔寺全体僧众及周边信教群众的亟待呼吁书
国务院及省市县级有关领导部门:
塔尔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藏传佛教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圣地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旅游景区,本来我们塔尔寺的地貌由门担峡和拉莫日神山等自然组成八瓣莲花形状非常神奇,造成当地水美山美地美人美的人间美景,神山神水滋养着当地各族人民。
而且拉莫日是拉莫护法神的道场在信徒心中非常神圣,门担峡有明长城的历史遗迹也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地有一人把关万人莫敌之说,门担峡的神水是塔尔寺活佛僧众和周边十多个村子的生活饮用水共计上万人在饮用此水。
但是近年来塔尔寺周边修建甘河滩工业园,引进西部矿业冶炼厂、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西钢矿业有限公司、青海顺翔矿业等企业在塔尔寺神山拉莫日门担峡等处大规模开矿取石,严重破坏地貌环境,山形水系,污染水源,毁坏植被。06年就发生铅污染致使当地上百孩童铅中毒,此事到如今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高污染乱采乱挖等粗放经营模式给老百姓带来了惨痛的灾难,当地村民多次阻拦挖矿要求不要破坏神山还到塔尔寺请求寺院出面保护,寺管会也向上级反映打报告反映了情况,一直没有答复,从今年情况更加严重尤其从5月份到7月两个月来寺院和当地周围八个村的水管里流淌着被严重污染的浑水伴有泥浆而且恶臭,喇嘛和当地居民们由于饮用了这样的脏水发生了恶心干呕身体困乏无力迷糊水肿还有人生病住院等现象,6月22日喇嘛代表们拿着被污染的水到湟中县委反映并抗议企业毁坏神山污染水源导致喇嘛喝水难。县委当时责令县环保局取样化验,6月29日出化验结果环保局通告喇嘛此水被污染建议不要饮用。
塔尔寺周围引进的高耗能企业,开矿取石,破坏神山体系,地理风貌,历史环境景观受到影响;高污染企业,排放毒气灰尘,蓝天秀水不在空气浑浊质量差,严重制约湟中乃至青海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缺乏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可持续发展规律相违背,熟视无睹的开发商以牺牲环境代价而敛财的行为已经严重的伤害了僧俗百姓的宗教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进步,不利于藏区稳定与和谐,不利于当地民生经济发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由于这次水源被严重污染神山被破坏引起塔尔寺僧众及周边信教群众的强烈不满,亟待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恳请党和政府严厉制裁三家企业请把塔尔寺周边的高污染企业甘河滩工业上新庄水泥厂等搬迁出去还塔尔寺一片蓝天绿水干净的大地,请出台保护塔尔寺八瓣莲花山自然遗产措施,正确做好保护国家重点文物的职责,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好佛教圣地。坚决予以制止乱采乱挖的恶劣行径,塔尔寺僧众和信徒们强烈要求马上停止对拉莫日神山门担峡的开采,请尽快清理好被污染的水源尽快给寺院及村民提干净水还要给已经喝过这次污染水的僧俗大众做身体检查。
2011年6月30日,星期四。
又及:2011年7月13日 今天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受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委托带领卫生部环保部矿务局的一行20多人到塔尔寺管委会听取僧众意见,此呼吁书我亲自给国家宗教局局长手中。
附一:宗喀王的博客还转载了两篇新华社记者报道青海湟中铅中毒的可怕现状,然而留意到报道的时间,竟然是2006年的报道,距今已经五年过去,可是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令塔尔寺的僧众与周边民众一起上书北京,呼吁解决这危害生命、破坏生态的大问题。
塔尔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藏传佛教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圣地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旅游景区,本来我们塔尔寺的地貌由门担峡和拉莫日神山等自然组成八瓣莲花形状非常神奇,造成当地水美山美地美人美的人间美景,神山神水滋养着当地各族人民。
而且拉莫日是拉莫护法神的道场在信徒心中非常神圣,门担峡有明长城的历史遗迹也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地有一人把关万人莫敌之说,门担峡的神水是塔尔寺活佛僧众和周边十多个村子的生活饮用水共计上万人在饮用此水。
但是近年来塔尔寺周边修建甘河滩工业园,引进西部矿业冶炼厂、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西钢矿业有限公司、青海顺翔矿业等企业在塔尔寺神山拉莫日门担峡等处大规模开矿取石,严重破坏地貌环境,山形水系,污染水源,毁坏植被。06年就发生铅污染致使当地上百孩童铅中毒,此事到如今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高污染乱采乱挖等粗放经营模式给老百姓带来了惨痛的灾难,当地村民多次阻拦挖矿要求不要破坏神山还到塔尔寺请求寺院出面保护,寺管会也向上级反映打报告反映了情况,一直没有答复,从今年情况更加严重尤其从5月份到7月两个月来寺院和当地周围八个村的水管里流淌着被严重污染的浑水伴有泥浆而且恶臭,喇嘛和当地居民们由于饮用了这样的脏水发生了恶心干呕身体困乏无力迷糊水肿还有人生病住院等现象,6月22日喇嘛代表们拿着被污染的水到湟中县委反映并抗议企业毁坏神山污染水源导致喇嘛喝水难。县委当时责令县环保局取样化验,6月29日出化验结果环保局通告喇嘛此水被污染建议不要饮用。
塔尔寺周围引进的高耗能企业,开矿取石,破坏神山体系,地理风貌,历史环境景观受到影响;高污染企业,排放毒气灰尘,蓝天秀水不在空气浑浊质量差,严重制约湟中乃至青海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缺乏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可持续发展规律相违背,熟视无睹的开发商以牺牲环境代价而敛财的行为已经严重的伤害了僧俗百姓的宗教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进步,不利于藏区稳定与和谐,不利于当地民生经济发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由于这次水源被严重污染神山被破坏引起塔尔寺僧众及周边信教群众的强烈不满,亟待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恳请党和政府严厉制裁三家企业请把塔尔寺周边的高污染企业甘河滩工业上新庄水泥厂等搬迁出去还塔尔寺一片蓝天绿水干净的大地,请出台保护塔尔寺八瓣莲花山自然遗产措施,正确做好保护国家重点文物的职责,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好佛教圣地。坚决予以制止乱采乱挖的恶劣行径,塔尔寺僧众和信徒们强烈要求马上停止对拉莫日神山门担峡的开采,请尽快清理好被污染的水源尽快给寺院及村民提干净水还要给已经喝过这次污染水的僧俗大众做身体检查。
2011年6月30日,星期四。
又及:2011年7月13日 今天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受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委托带领卫生部环保部矿务局的一行20多人到塔尔寺管委会听取僧众意见,此呼吁书我亲自给国家宗教局局长手中。
附一:宗喀王的博客还转载了两篇新华社记者报道青海湟中铅中毒的可怕现状,然而留意到报道的时间,竟然是2006年的报道,距今已经五年过去,可是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令塔尔寺的僧众与周边民众一起上书北京,呼吁解决这危害生命、破坏生态的大问题。
青海湟中铅冶炼企业导致学生血铅含量超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0:33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3月27日电 (记者任晓刚) 在西部矿业铅业分公司经保部工作的党全林带着女儿党小青到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检查身体时,惊讶地发现女儿血液中的铅含量超标5倍多:每升血液中的铅含量达到327微克。这表明,党小青已经中毒。
去年底以来,青海省湟中县甘河滩工业区连续查出儿童血铅含量超标、中毒。
学生血铅含量超标惊人,湟中人心惶惶
党小青铅中毒的消息传开后,甘河滩地区部分家长带着孩子赶往医院,结果是许多家长都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寝食不安的消息:孩子血铅含量超标。
记者在位于甘河滩的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铅业分公司的家属区采访时,刚下车就被十几个人围住,大家七嘴八舌地诉说自家孩子的微量元素化验结果。采访中,还有人不断涌来,人们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西部矿业公司甘河滩工业园幼儿园负责人严有香说,这个幼儿园的孩子血铅含量最高的达到了444微克/升。从湟中县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这个幼儿园收取的化验报告看,所有儿童体内的铅含量都超标。
共有322名学生的甘河中学,一些学生在铅中毒的说法传出后也到医院做了化验。学校抽查了26名学生的检验结果,学生血铅含量无一例外全部超标,其中血铅含量最高的宏祥同学为466微克/升。
导致儿童血铅含量超标的罪魁祸首是集中在这里的几家铅冶炼企业。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的近200名儿童到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也是所有儿童的血铅含量超标,最高的达到了502微克/升。
除了儿童以外,当地企业的一些职工也被检验出血铅含量超标。西部铅业公司甘河电铅厂电铅车间主任马国兵,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电铅车间工作,前段时间带儿子到医院检查时自己也顺便检查了一下,结果发现他的血铅含量竟然达到了601微克/升,超出正常标准12倍。
当地居民的焦虑:“我们该怎么办?”
由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印制的预防铅中毒宣传册载明:人体血液含铅量小于50微克/升时视为安全,大于这个数值时就为铅中毒。铅中毒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损伤胃肠道功能,影响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是会影响人的智力发育:每升血液中的铅含量升高100微克,人的智商就会下降6到8分,而极重度铅中毒还会导致死亡。
由于铅粉尘游离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空气中,所以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
8岁男孩李玉鹏的家长说,一段时间以来,他发现儿子早晨上学时经常忘记带书包,有时候早晨要上学了才想起来头天的作业还没有写完。他把儿子带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李玉鹏血铅含量达到了408微克/升。
元山尔村的村民们告诉记者,村民卢占强2005年9月得了一个孙子,这个婴儿3个月仅长了500克,远远低于正常的发育速度。
村民们还说,因为污染严重,村里的大批牲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状,有些已经死亡。当地铅中毒的消息传出去以后,村民家养的奶牛挤出的奶就再也卖不出去了,育肥的牛羊也没人敢买。无奈之下,村民们干脆不再养牲畜。就连地里的庄稼也受到了影响,以往这里的土地亩产在300公斤以上,而现在只有100公斤左右。
在甘河滩工业区,记者见到在大约2平方公里的地面上集中了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铅业分公司卡尔多冶炼厂、西部铅业甘河电铅厂、西部铅业甘河滩粗铅厂等4家铅冶炼企业,而且还有新的企业正在兴建。
在甘河滩采访时,记者经常听到居民们发出这样的质问:“我们该怎么办?”据了解,当地企业和农村的居民有4000多人,一些家长已经将孩子转移到了湟中县或者其他地方的亲戚家,没有“出逃”门路的居民只能继续忍受污染的危害。
副县长的解释:“把美国的标准用在中国,显然不合适”
2005年12月,记者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了湟中县甘河滩地区严重铅污染问题。在上级的干预下,当地政府停建了新的冶炼厂,停止了西部铅业甘河滩粗铅厂的生产。但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铅业分公司卡尔多冶炼厂、西部铅业甘河电铅厂仍在继续生产。当地居民们说,这是两家时间最长,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每到夜晚,就排放出大量的粉尘烟雾。
采访时,当地各级政府机构的负责人对甘河滩的污染问题闪烁其词,讳莫如深。就连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负责人也如此回答:我们得到了通知,不能向记者发表言论。
在几天的采访中,湟中县副县长白青光是唯一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他说,“铅中毒”是错误的,定义为“铅吸收量高”比较合适。白青光认为,目前采用的都是美国的标准,“把美国的标准用在中国,显然不合适。”但这位副县长在解释为什么还有企业在继续生产时说,因为那两家企业的生产程序“符合欧洲标准”,“在欧洲可以生产,在我们这里当然也可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甘河滩污染事件曝光后,当地政府对周围1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了血铅含量普查,但家长们至今没有拿到化验结果,有关部门也没有向当地居民公布过
空气污染状况。
因为污染问题,湟中县一位副县长和环保局长被免职,但当地居民并不对此感到宽慰,因为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青海湟中:铅中毒梦魇何时了?
《四川日报》2006年03月28日
惊愕!整个幼儿园的孩子血铅含量超标,26名学生化验,铅含量无一例外全部超标……罪魁祸首是集中在这里的几家铅冶炼企业
在西部矿业铅业分公司经保部工作的党全林带着女儿党小青到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检查身体时,惊讶地发现女儿血液中的铅含量超标5倍多:每升血液中的铅含量达到327微克。这表明,党小青已经中毒。
去年底以来,青海省湟中县甘河滩工业区连续查出儿童血铅含量超标、中毒。
惊愕
党小青铅中毒的消息传开后,甘河滩地区部分家长带着孩子赶往医院,结果是许多家长都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寝食不安的消息:孩子血铅含量超标。
记者在位于甘河滩的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铅业分公司的家属区采访时,刚下车就被十几个人围住,大家七嘴八舌地诉说自家孩子的微量元素化验结果。人们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西部矿业公司甘河滩工业区幼儿园负责人严有香说,这个幼儿园的孩子血铅含量最高的达到了444微克/升。从湟中县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这个幼儿园收取的化验报告看,所有儿童体内的铅含量都超标。
共有322名学生的甘河中学,一些学生在铅中毒的说法传出后也到医院做了化验。学校抽查了26名学生的检验结果,学生血铅含量无一例外全部超标,其中血铅含量最高的宏祥同学为466微克/升。
导致儿童血铅含量超标的罪魁祸首是集中在这里的几家铅冶炼企业。这些企业征用的都是甘河滩镇元山尔村的土地。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的近200名儿童到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也是所有儿童的血铅含量超标,最高的达到了502微克/升。
除了儿童以外,当地企业的一些职工也被检验出血铅含量超标。
焦虑
由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印制的预防铅中毒宣
传册载明:人体血液含铅量小于50微克/升时视为安全,大于这个数值时为铅中毒。血铅含量在100微克/升至199微克/升时为轻度中毒,在200微克/升至449微克/升时为中度中毒,在450至699微克/升时为重度中毒,在700微克/升以上为极重度中毒。铅中毒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损伤胃肠道功能,影响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是会影响人的智力发育:每升血液中的铅含量升高100微克,人的智商就会下降6到8分,而极重度铅中毒还会导致死亡。
据在当地搜集空气样本的青海省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铅粉尘游离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空气中,所以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
8岁男孩李玉鹏的家长说,一段时间以来,他发现儿子早晨上学时经常忘记带书包,有时候早晨要上学了才想起来头天的作业还没有写完。他把儿子带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李玉鹏血铅含量达到了408微克/升。
村民们还说,因为污染严重,村里的大批牲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状,有些已经死亡。当地铅中毒的消息传出去以后,村民家养的奶牛挤出的奶就再也卖不出去了,育肥的牛羊也没人敢买。不但人和牲畜得病,就连地里的庄稼也受到了影响,以往这里的土地亩产在300公斤以上,而现在只有100公斤左右。
在甘河滩工业区,记者见到在大约2平方公里的地面上集中了4家铅冶炼企业,而且还有新的企业正在兴建。
在甘河滩采访时,记者经常听到居民们发出这样的质问:“我们该怎么办?”。
质疑
2005年12月,记者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了湟中县甘河滩地区严重铅污染问题。在上级的干预
下,当地政府停建了新的冶炼厂,停止了西部铅业甘河滩粗铅厂的生产。但还有两家厂仍在继续生产。当地居民们说,这是两家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每到夜晚,就排放出大量的粉尘烟雾。
采访时,当地各级政府机构的负责人对甘河滩的污染问题闪烁其词,讳莫如深。就连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负责人也如此回答:我们得到了通知,不能向记者发表言论。
在几天的采访中,湟中县副县长白青光是唯一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他说,“铅中毒”是错误的,定义为“铅吸收量高”比较合适。白青光认为,目前采用的都是美国的标准,“把美国的标准用在中国,显然不合适。”但这位副县长在解释为什么还有企业在继续生产时说,因为那两家企业的生产程序“符合欧洲标准”,“在欧洲可以生产,在我们这里当然也可以。”
甘河滩污染事件曝光后,当地政府对周围1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了血铅含量普查,但家长们至今没有拿到化验结果,有关部门也没有向当地居民公布过空气污染状况,当地居民对空气状况是否安全,血铅超标应当如何防范和治疗等仍然是浑然不知。
因为污染问题,湟中县一位副县长和环保局长被免职,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任晓刚(据新华社西宁3月27日电)
附二:我在网上找到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0:33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3月27日电 (记者任晓刚) 在西部矿业铅业分公司经保部工作的党全林带着女儿党小青到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检查身体时,惊讶地发现女儿血液中的铅含量超标5倍多:每升血液中的铅含量达到327微克。这表明,党小青已经中毒。
去年底以来,青海省湟中县甘河滩工业区连续查出儿童血铅含量超标、中毒。
学生血铅含量超标惊人,湟中人心惶惶
党小青铅中毒的消息传开后,甘河滩地区部分家长带着孩子赶往医院,结果是许多家长都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寝食不安的消息:孩子血铅含量超标。
记者在位于甘河滩的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铅业分公司的家属区采访时,刚下车就被十几个人围住,大家七嘴八舌地诉说自家孩子的微量元素化验结果。采访中,还有人不断涌来,人们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西部矿业公司甘河滩工业园幼儿园负责人严有香说,这个幼儿园的孩子血铅含量最高的达到了444微克/升。从湟中县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这个幼儿园收取的化验报告看,所有儿童体内的铅含量都超标。
共有322名学生的甘河中学,一些学生在铅中毒的说法传出后也到医院做了化验。学校抽查了26名学生的检验结果,学生血铅含量无一例外全部超标,其中血铅含量最高的宏祥同学为466微克/升。
导致儿童血铅含量超标的罪魁祸首是集中在这里的几家铅冶炼企业。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的近200名儿童到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也是所有儿童的血铅含量超标,最高的达到了502微克/升。
除了儿童以外,当地企业的一些职工也被检验出血铅含量超标。西部铅业公司甘河电铅厂电铅车间主任马国兵,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电铅车间工作,前段时间带儿子到医院检查时自己也顺便检查了一下,结果发现他的血铅含量竟然达到了601微克/升,超出正常标准12倍。
当地居民的焦虑:“我们该怎么办?”
由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印制的预防铅中毒宣传册载明:人体血液含铅量小于50微克/升时视为安全,大于这个数值时就为铅中毒。铅中毒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损伤胃肠道功能,影响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是会影响人的智力发育:每升血液中的铅含量升高100微克,人的智商就会下降6到8分,而极重度铅中毒还会导致死亡。
由于铅粉尘游离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空气中,所以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
8岁男孩李玉鹏的家长说,一段时间以来,他发现儿子早晨上学时经常忘记带书包,有时候早晨要上学了才想起来头天的作业还没有写完。他把儿子带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李玉鹏血铅含量达到了408微克/升。
元山尔村的村民们告诉记者,村民卢占强2005年9月得了一个孙子,这个婴儿3个月仅长了500克,远远低于正常的发育速度。
村民们还说,因为污染严重,村里的大批牲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状,有些已经死亡。当地铅中毒的消息传出去以后,村民家养的奶牛挤出的奶就再也卖不出去了,育肥的牛羊也没人敢买。无奈之下,村民们干脆不再养牲畜。就连地里的庄稼也受到了影响,以往这里的土地亩产在300公斤以上,而现在只有100公斤左右。
在甘河滩工业区,记者见到在大约2平方公里的地面上集中了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铅业分公司卡尔多冶炼厂、西部铅业甘河电铅厂、西部铅业甘河滩粗铅厂等4家铅冶炼企业,而且还有新的企业正在兴建。
在甘河滩采访时,记者经常听到居民们发出这样的质问:“我们该怎么办?”据了解,当地企业和农村的居民有4000多人,一些家长已经将孩子转移到了湟中县或者其他地方的亲戚家,没有“出逃”门路的居民只能继续忍受污染的危害。
副县长的解释:“把美国的标准用在中国,显然不合适”
2005年12月,记者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了湟中县甘河滩地区严重铅污染问题。在上级的干预下,当地政府停建了新的冶炼厂,停止了西部铅业甘河滩粗铅厂的生产。但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铅业分公司卡尔多冶炼厂、西部铅业甘河电铅厂仍在继续生产。当地居民们说,这是两家时间最长,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每到夜晚,就排放出大量的粉尘烟雾。
采访时,当地各级政府机构的负责人对甘河滩的污染问题闪烁其词,讳莫如深。就连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负责人也如此回答:我们得到了通知,不能向记者发表言论。
在几天的采访中,湟中县副县长白青光是唯一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他说,“铅中毒”是错误的,定义为“铅吸收量高”比较合适。白青光认为,目前采用的都是美国的标准,“把美国的标准用在中国,显然不合适。”但这位副县长在解释为什么还有企业在继续生产时说,因为那两家企业的生产程序“符合欧洲标准”,“在欧洲可以生产,在我们这里当然也可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甘河滩污染事件曝光后,当地政府对周围1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了血铅含量普查,但家长们至今没有拿到化验结果,有关部门也没有向当地居民公布过
空气污染状况。
因为污染问题,湟中县一位副县长和环保局长被免职,但当地居民并不对此感到宽慰,因为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青海湟中:铅中毒梦魇何时了?
《四川日报》2006年03月28日
惊愕!整个幼儿园的孩子血铅含量超标,26名学生化验,铅含量无一例外全部超标……罪魁祸首是集中在这里的几家铅冶炼企业
在西部矿业铅业分公司经保部工作的党全林带着女儿党小青到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检查身体时,惊讶地发现女儿血液中的铅含量超标5倍多:每升血液中的铅含量达到327微克。这表明,党小青已经中毒。
去年底以来,青海省湟中县甘河滩工业区连续查出儿童血铅含量超标、中毒。
惊愕
党小青铅中毒的消息传开后,甘河滩地区部分家长带着孩子赶往医院,结果是许多家长都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寝食不安的消息:孩子血铅含量超标。
记者在位于甘河滩的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铅业分公司的家属区采访时,刚下车就被十几个人围住,大家七嘴八舌地诉说自家孩子的微量元素化验结果。人们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西部矿业公司甘河滩工业区幼儿园负责人严有香说,这个幼儿园的孩子血铅含量最高的达到了444微克/升。从湟中县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这个幼儿园收取的化验报告看,所有儿童体内的铅含量都超标。
共有322名学生的甘河中学,一些学生在铅中毒的说法传出后也到医院做了化验。学校抽查了26名学生的检验结果,学生血铅含量无一例外全部超标,其中血铅含量最高的宏祥同学为466微克/升。
导致儿童血铅含量超标的罪魁祸首是集中在这里的几家铅冶炼企业。这些企业征用的都是甘河滩镇元山尔村的土地。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的近200名儿童到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也是所有儿童的血铅含量超标,最高的达到了502微克/升。
除了儿童以外,当地企业的一些职工也被检验出血铅含量超标。
焦虑
由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印制的预防铅中毒宣
传册载明:人体血液含铅量小于50微克/升时视为安全,大于这个数值时为铅中毒。血铅含量在100微克/升至199微克/升时为轻度中毒,在200微克/升至449微克/升时为中度中毒,在450至699微克/升时为重度中毒,在700微克/升以上为极重度中毒。铅中毒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损伤胃肠道功能,影响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是会影响人的智力发育:每升血液中的铅含量升高100微克,人的智商就会下降6到8分,而极重度铅中毒还会导致死亡。
据在当地搜集空气样本的青海省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铅粉尘游离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空气中,所以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
8岁男孩李玉鹏的家长说,一段时间以来,他发现儿子早晨上学时经常忘记带书包,有时候早晨要上学了才想起来头天的作业还没有写完。他把儿子带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李玉鹏血铅含量达到了408微克/升。
村民们还说,因为污染严重,村里的大批牲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状,有些已经死亡。当地铅中毒的消息传出去以后,村民家养的奶牛挤出的奶就再也卖不出去了,育肥的牛羊也没人敢买。不但人和牲畜得病,就连地里的庄稼也受到了影响,以往这里的土地亩产在300公斤以上,而现在只有100公斤左右。
在甘河滩工业区,记者见到在大约2平方公里的地面上集中了4家铅冶炼企业,而且还有新的企业正在兴建。
在甘河滩采访时,记者经常听到居民们发出这样的质问:“我们该怎么办?”。
质疑
2005年12月,记者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了湟中县甘河滩地区严重铅污染问题。在上级的干预
下,当地政府停建了新的冶炼厂,停止了西部铅业甘河滩粗铅厂的生产。但还有两家厂仍在继续生产。当地居民们说,这是两家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每到夜晚,就排放出大量的粉尘烟雾。
采访时,当地各级政府机构的负责人对甘河滩的污染问题闪烁其词,讳莫如深。就连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负责人也如此回答:我们得到了通知,不能向记者发表言论。
在几天的采访中,湟中县副县长白青光是唯一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他说,“铅中毒”是错误的,定义为“铅吸收量高”比较合适。白青光认为,目前采用的都是美国的标准,“把美国的标准用在中国,显然不合适。”但这位副县长在解释为什么还有企业在继续生产时说,因为那两家企业的生产程序“符合欧洲标准”,“在欧洲可以生产,在我们这里当然也可以。”
甘河滩污染事件曝光后,当地政府对周围1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了血铅含量普查,但家长们至今没有拿到化验结果,有关部门也没有向当地居民公布过空气污染状况,当地居民对空气状况是否安全,血铅超标应当如何防范和治疗等仍然是浑然不知。
因为污染问题,湟中县一位副县长和环保局长被免职,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任晓刚(据新华社西宁3月27日电)
附二:我在网上找到的——
2006年学生集体中毒大事件 | |
http://www.changsha.cn 2007年03月18日16时59分 星辰在线 |
一、青海省湟中县甘河滩工业区集体中毒事件
时间:2006年3月 中毒人数:200人 中毒原因:铅中毒 青海省湟中县甘河滩工业区连续查出儿童血铅含量超标、中毒。甘河滩地区部分家长带着孩子赶往医院,结果是许多家长都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寝食不安的消息:孩子血铅含量超标。
记者在位于甘河滩的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铅业分公司的家属区采访时,刚下车就被十几个人围住,大家七嘴八舌地诉说自家孩子的微量元素化验结果。采访中,还有人不断涌来,人们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西部矿业公司甘河滩工业园幼儿园负责人严有香说,这个幼儿园的孩子血铅含量最高的达到了444微克/升。从湟中县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这个幼儿园收取的化验报告看,所有儿童体内的铅含量都超标。
西部矿业公司车间 共有322名学生的甘河中学,一些学生在铅中毒的说法传出后也到医院做了化验。学校抽查了26名学生的检验结果,学生血铅含量无一例外全部超标,其中血铅含量最高的宏祥同学为466微克/升。 导致儿童血铅含量超标的罪魁祸首是集中在这里的几家铅冶炼企业。这些企业征用的都是甘河滩镇元山尔村的土地。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的近200名儿童到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也是所有儿童的血铅含量超标,最高的达到了502微克/升。 除了儿童以外,当地企业的一些职工也被检验出血铅含量超标。西部铅业公司甘河电铅厂电铅车间主任马国兵,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电铅车间工作,前段时间带儿子到医院检查时自己也顺便检查了一下,结果发现他的血铅含量竟然达到了601微克/升,超出正常标准12倍。 |
那年,在冈仁波齐遇见朝圣的印度人
HIGH PEAKS PURE EARTH将我的《呼吁书:请制止用神山圣湖牟利的“开发”》翻译为英文,在这个帖子http://www.highpeakspureearth.com/2011/07/please-stop-development-of-mount.html下面,见到这段留言:
这让我忆起2002年(马年)朝圣冈仁波齐时,遇见的这些带着印度气息的人们——
冈仁波齐是藏传佛教、苯教及印度教、耆那教的圣地,被四大宗教视为世界的中心,故而从图伯特各地、从印度各地都有信徒来朝拜冈仁波齐神山。这是在山下旅馆看见的运载信徒的卡车,车身装饰的有印度教符号。
这位神气的印度教徒看上去不一般,在我拍完照后,他笑眯眯地突然把手放在我的头顶上,吓我一跳。当然如今已是美好的记忆。
正在转山的印度教徒。穿黄衣的老妇已出现高山反应,行走十分艰难。我跟他们聊过,导游翻译老妇的话说,即便是死了,能够死在冈仁波齐的转山路上,无疑是幸福的解脱。
冈仁波齐山下的圣湖玛旁雍措。在传说中,圣湖是神山的修行伴侣。
十多个印度教徒围坐在玛旁雍措边上履行仪轨。当时正在刮风,只要他们张开手臂,用很动听的旋律呼喊他们的神灵,风就更大起来,像是回声。
取圣水的印度教徒。
这个眼睛深深的印度女子像是祭司一类的人物。
仪轨结束之后,我有幸与她合影。
Thank you for highlighting this situation. Mount Kailash and Lake Mansarovar are shared symbols of cultural and spiritual heritage for both Tibet and India. Any desecration of these two holiest of holy places would be an affornt to both India and Tibet. It would be akin to the building of a hotel or tourist facility on top of the holy mountains of Jerusalem. If that is not acceptable to Jews, Christians and Muslims, then neither should this not be acceptable to Buddhists and Hindus, whether or not they are religious by nature.
(冈仁波齐神山和圣湖是图伯特与印度共享的文化和精神遗产的象征。任何对这两处最神圣的圣地的亵渎,都是对印度与图伯特的侮辱。正如同在耶路撒冷圣地修建酒店或旅游设施,如果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不能接受,那么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同样无法接受。)
这让我忆起2002年(马年)朝圣冈仁波齐时,遇见的这些带着印度气息的人们——
冈仁波齐是藏传佛教、苯教及印度教、耆那教的圣地,被四大宗教视为世界的中心,故而从图伯特各地、从印度各地都有信徒来朝拜冈仁波齐神山。这是在山下旅馆看见的运载信徒的卡车,车身装饰的有印度教符号。
这位神气的印度教徒看上去不一般,在我拍完照后,他笑眯眯地突然把手放在我的头顶上,吓我一跳。当然如今已是美好的记忆。
正在转山的印度教徒。穿黄衣的老妇已出现高山反应,行走十分艰难。我跟他们聊过,导游翻译老妇的话说,即便是死了,能够死在冈仁波齐的转山路上,无疑是幸福的解脱。
冈仁波齐山下的圣湖玛旁雍措。在传说中,圣湖是神山的修行伴侣。
十多个印度教徒围坐在玛旁雍措边上履行仪轨。当时正在刮风,只要他们张开手臂,用很动听的旋律呼喊他们的神灵,风就更大起来,像是回声。
取圣水的印度教徒。
这个眼睛深深的印度女子像是祭司一类的人物。
仪轨结束之后,我有幸与她合影。
2011年7月16日星期六
转,转,转——马年转冈日(23张图片)
这篇散文写于2002年,收入图文游记《绛红色的地图》(2004年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当年被查禁,是我的第二本禁书)。图片也是当年转山时所拍。
文/唯色
有必要解释一下冈日或冈仁波钦吗?这座用通俗的话说状如金字塔但用佛语来讲形同“曼陀罗”的山峰,位于西藏蛮荒西部的阿里地区,是环绕青藏高原的几大山系之一——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不过6638公尺,远不如珠穆朗玛更为著名。因为后者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8848公尺是相对于所有山峰的一个绝对高度。然而,对于某部分人来说,数字化的高度并不能取代某种与精神相关的高度,冈仁波钦—这在藏语中是雪山中的珍宝的意思,而把冈仁波钦叫做冈日,似乎是藏人对冈仁波钦的昵称,翻译成汉语其实就是雪山—甚至是珠穆朗玛也望尘莫及的。
提及某部分人,并非有意要在文章中制造某种分野。虽然这某部分人不过是大千世界的微尘无数,概括地讲代表了这几个宗教的信仰者:藏传佛教、印度教、本教和耆那教。其中,本教是远在千年前,佛教尚未进入西藏的一种原始宗教;耆那教据说是印度最古老而今已经式微的一支。这几个宗教都将冈仁波钦视为世界的中心,各有一套被外界视为玄而又玄的说法,但我只想点到为止,不再一一阐发,因为我不愿意复杂化,一来这似乎离题太远,二来也非我力所能及。或许我的目的仅仅出于一个,那就是想要说明我也在这某部分人之内,所以会有今年或马年去转冈仁波钦的一次朝圣之行。
是不是还得再多言几句?比如关于马年之说?比如关于“转山”而不是“登山”或者“爬山”之说?在传说中,作为人性化与神性化二者兼备的冈仁波钦,它有着与佛陀释迦牟尼同为马的属相,也有着在往昔马年里发生的一些具有教化作用的传奇故事(许多故事都神乎其神,惟有信众深信不疑),另外,在宗教信徒的诸多仪轨中,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绕信仰对象历来被视为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修行方式,于是“转”成为等同于朝圣的一种宗教行为,在千年佛土的西藏早已日常生活化。
冈仁波钦既然是藏传佛教和本教共同认可的最为神圣、无以比拟的“精神之极地”(据说这是佛陀所言),故而在西藏人的传统上,转冈仁波钦当然是一生中必不可缺的经历,无论一圈也罢无数圈也罢,即使来不及转圈却已在迢迢朝圣之路上气绝而亡,那也是一种表达信念的解脱,值得赞颂。而马年转冈仁波钦则被认为效果非凡,有转一圈等于转十三圈之说,因此每逢马年,转者如云,这听上去是不是显得有些投机?
从拉萨出发
确切地说,转冈仁波钦最适当的时间是藏历四月十五,在藏语中是“萨噶达瓦”这一天。“萨噶达瓦”被认为是佛陀释迦牟尼诞辰、成道和圆寂的日子而为西藏佛教徒广泛纪念。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在冈仁波钦的山口树立旗杆,悬挂经幡,然后口诵真言,心无旁骛地走在整整56.5公里(如此精确的数字摘自于有关旅游手册上的介绍)之长的转山路上。
我渴望在马年的“萨噶达瓦”去转冈仁波钦,这在公历上是2002年5月26日。但据悉这并不容易做得到。去的人之多尚在其次,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手续很难办,尤其对于公职人员而言。远在西藏西部的辽阔阿里属于边境地区,与印度和尼泊尔相邻不远的冈仁波钦更是边境上的边境,客观上讲,办理有关手续理所当然。然而今年似有不同的是,若要取得边境通行证须得经过几重关卡,不像往年只需身份证和一点手续费即可。我的一位同事说他足足奔走了半个月才办下去阿里的手续,这令我闻之生畏。
其次很难找到去冈仁波钦的车。尽管拉萨的几个运输公司均为转山者增加了载人的客车和装运行李以及炊事用具的卡车,但票价也涨了不少。许多朝圣的藏人相约共同包下一辆国产客车和一辆东风卡车,历时二十天,包括转神山冈仁波钦和附近的圣湖玛旁雍措,以及沿途的著名寺庙,每人须交三千元,而往年不过一千二百元,至于以散客组团的方式租车,那更是昂贵。
于是“萨噶达瓦”那天我没有走在冈仁波钦的转山路上,而是走在拉萨城里最长的转经路上,这二者之间有多少不同呢?一位当天转过冈仁波钦的自治区广播电台的记者后来告诉我,据粗略统计,转山的人竟达三万之多,从藏地各处如康巴、安多和卫藏赶来的藏人几乎覆盖了整个冈仁波钦,场面蔚为壮观。另一位来自北京某新闻社的摄影师则口吃地说,山脚下差不多有“六、六、六百武警”在警惕地驻守,以防意外。而我所目睹的是,挤坐在被称为“林廓”的转经路上乞讨施舍的人群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汉人,往日里他们中的大多都在拉萨城里做各种小工,但这天都来赶赴这个被他们叫做“藏民发钱的日子”,这倒也别开生面。
我以为我去不成冈仁波钦了。在遗憾中我只能重温四年前那次多少有些惊心动魄的经历。因为人为的因素,如紧张的人际关系和差劲的车况;自然的因素,如西藏复杂的路况和那年猖狂的雨季;使得我相信若要再去一次阿里必须积累几年的勇气,直至时间过滤下来的只有冈仁波钦峰顶那绝对的美丽,而不是一念及就十分害怕的比起一路上的尘土还要多得多的风险。事实上,回想在那个名叫塔青的小村庄,竭力遥望满天云雾中那半掩半现的冈仁波钦,我似乎觉得自己看见的反而是肉眼看不见的某个天梯上重要的一阶。
然而想不到机会从天而降。6月底的一天,突然有朋自远方来,直截了当地说要去冈日转山,还邀我同去,并利用关系迅速地取得了通行证且有某企业的两辆专车护送。那两个朋友是康区古称“绛”(藏语,北方)地的藏人,一个是活佛,一个是政府官员,加上我这个文学工作者是不是很有趣的组合?我翻出了四年前的笔记和地图,当时夹杂其间的尘土竟然扑面而来,我隐隐激动……我们从拉萨出发的那天是6月30日,天高气爽。
走在老路上
一路西去。在日喀则的菜市场买了新鲜的牦牛肉、腌过的腊肉和一叠煎饼,然后在拉孜的一个川菜馆里煮熟、打包。已不同于记忆中多少荒凉的拉孜县城,公路两旁凭添了不少用亮晃晃的瓷砖装饰的饭馆、旅舍和小商店,在那里面经营生意的不是讲四川话的汉族就是一口西北腔的回族。当晚我们所投宿的旅店恰巧音响发生故障,否则将有震耳欲聋的卡拉OK响彻一夜,直至第二天一早驶离拉孜稍远一些,一座紧挨着大片青稞地的寺院以其特有的绛红色充满我们的视界,温暖我们的心情,更远处,过了昂仁县的小镇桑桑就是有名的二十二道班。四年前的一个深夜,我曾经站在被此起彼伏的狗吠声、从门缝里弥散的焚烧牛粪的烟火味所环绕的二十二道班仰望夜空,无比惊讶那布满天穹的星辰竟然如此晶莹,又如此贴近,屏息聆听,似乎可以觉察到星辰静静滑行的声音,那才是一个属于西藏的夜晚。
一过二十二道班就有两条路摆在眼前,任选一条都能到达冈仁波钦,我们选择的是距离较短的南路而非风光更为原生态的北路。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条已经变得亲切的老路,因为坐在性能良好、装备齐全的进口越野车上无疑十分舒适,既不会把骨头颠散也不至于蓬头垢面,当年吃够苦头的记忆已然消褪。走南路要经过两个县城:萨嘎和仲巴。在萨嘎看到的军人似乎比平民多,越过街道半空的横幅标语上写着欢迎援藏干部的字样,公路两旁尽是用亮晃晃的瓷砖装饰的饭馆、旅舍和小商店。临街的一间小屋堆满了土豆、白菜、青椒、西红柿等蔬菜,但价格不菲。一个正在买菜的年轻士兵告诉我,一公斤土豆五元钱。历来处于边防重镇的仲巴则是被疯狂的沙土早已逼往几十公里开外另起炉灶的新仲巴,过去的老县城大半已为黄沙吞没,而新城只有一条径自通向县委和县政府大院的大街,奇怪的是光天化日下那数十盏高悬的路灯竟明晃晃地亮着。我们在新仲巴加满价格飞涨的汽油,而后一口气越过重重沙丘(有的甚至把道路淹没),赶到帕羊住下。
帕羊是仲巴县最西边的一个区。彼时暮色四合,寒意如地气上涌,我们赶紧在一个院子开阔得可以放牧、但房间低矮得只能弯腰的家庭旅馆里放下行李,然后聚拢在那家燃着牛粪的炉子上冒着酥油茶香而且亮着汽灯的大屋子里吃热乎乎的“泼度”(藏语,猫耳朵面)。那家头结红穗、英气逼人的女婿来自康地德格,沉默无语,端坐不动,也无视在他眼前忙里忙外的一家人,而不停干活的已经早衰的女人看上去并不与他般配。这里面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个康巴男人何以入赘到如此遥远的此地且生下两子?朝圣吗?经商吗?还是因为仇杀而避难?我的兴趣不禁为同伴戏谑。由于我们当中有位气宇轩昂的活佛,那家人格外地恭敬和热情,活佛于是取出铃杵,就地修法,并为纷纷解下辫子的一家大小挨个摸顶。
活佛30多岁,喜欢唱歌如同喜欢穿在身上的金黄色。而他的歌喉实在出色,如果他不是活佛,那么藏地的第一歌星肯定非他莫属,因为他不光把宗教道歌唱得无比煽情,也可以把草原上的民歌和风靡藏地的藏族流行歌曲唱得犹如原唱。于是尽管接下来的路况在这一路上最差(比如马攸木拉至霍尔一带有过不完的沙坑和河流),但我们唱着活佛教会的赞颂古汝仁波切(藏语,莲花生大士)和绛白央(藏语,文殊菩萨)的道歌,还有一首专门讲述康巴人怎么去冈仁波钦朝圣的民歌,几乎不觉路途的辛苦,在正午时分便登上了一片挂满七色经幡的坡地,而站在这里正可以遥遥望见云朵中若隐若现的冈仁波钦,不禁想起那民歌中所唱的:
当我这个康巴人终于看到了冈仁波钦那高高的山顶,
我要把我头上的狐皮帽子放在地上,
然后磕三个等身长头。
这里自然是在行政区划里的阿里地区了。那逐渐植被稀少的道路两边逐渐浑圆的山脉和逐渐纵横的溪流,构成的是传统上称之为上部阿里三围的风景(不包括古格遗址周围状如成千上万裹着袈裟的喇嘛层层环坐的土林一带)。但要进入冈仁波钦下面的塔青乡还须在一个边防检查站登记。这是拉孜之后的第二个边防检查站,四年前我曾在此留宿,对驻守于此的军人们单调、艰苦的生活记忆犹新,此次再度经过发现变化似乎不大。办理手续的士兵舔着干裂的嘴唇告诉我,他入伍两年只洗过一次澡,还说他们已经很长时间看不了电视,因为机器坏了。过了检查站,接近冈仁波钦的草地上用树枝和旗帜搭着一座高大而花哨的彩门,两边各书一行大字:“文旅搭台”,“经贸唱戏”;横批是“2002阿里旅游年”。这遭到了坐在我旁边的朋友的批评,认为此种说法既违背当地的经济结构,又轻视实则至关重要的传统文化,暴露了管理者低等的素质。他既是一方的行政长官,又是研究经济的学者,且深怀对民族和土地的挚爱,意见当然中肯。
虽然跟意料中不同的是,我们在路上碰到的车辆并不多,似乎是转山的高潮已经过去,而过往的不过是匆匆的游客,但在冈仁波钦山下依然各种车辆云集,大小帐篷林立,饭馆和出售百货的小店铺简直数不过来。姑且不算在这里做买卖的生意人,仅转山的朝圣者就有上千人,其中不少是长衫飘飘、双目深陷的印度人,难道马年也是他们的转山年?也有来自国内外的广大旅游者,我们在塔青乡藏医学校的招待所就遇上一个搞摄像的广东人,他因为身体不适盘桓于此已一月有余,想转山又不敢,因为有位来自澳门的西藏发烧友正是在转山途中因高原反应突然死亡,而就地火葬的整个过程就是他拍的。据说今年在转山中因高山病致死的有十多人。这当中有外国人、中国人也有年迈的藏人。不过对于信徒来说,能够死在冈仁波钦无疑是幸福的解脱,不活也罢。
转冈日
关于马年转冈仁波钦的文字已经出炉不少,如果继续那种纯然物化的描写,或者走马观花的记录,或者抒发胸臆的感慨,我无意再添一笔。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如一个许多年以前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冈仁波钦的西方人所言:“……想要理解喀拉斯(冈仁波钦在西方的称谓)全部的意蕴以及它非凡的气氛,就必须不仅既要考察它的地理因素,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朝圣者的视角去观察,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放弃我们自己个人的狭而窄的视界……”那也着实不易。
我的意思是,即使我把自己放在前面提到过的那些宗教信仰者之列,但我又有多少可能去感同身受地体会那些浑身上下没有一处无不散发着地地道道的吐蕃气息的同族人的心灵世界呢?换句话说,因为我不是那挤坐在满满的、摇摇晃晃的一大卡车上,或者以三步一个等身长头丈量朝圣之路的他们中的一员,甚而至于,他们裹着的羊皮长袍,他们摇着的嘛尼轮,他们携带的糌粑、酥油和风干肉,以及他们各自浓重的本土口音却无一例外从不设防的笑容和淳朴的眼神,这一切决定了我无法成为他们的代言人,至少是这样一个事实:当我和他们都环绕着冈仁波钦转圈,但他们心中的冈日绝对比我心中的冈日更接近本质意义上的冈日。虽然从根本上说,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座冈日,它和那真实的冈仁波钦形似而神各似。
转山路有外圈和内圈两条路线。通常徒步走外圈一转得要两至三天,但本地山民和不少藏人只要一天即可。而内圈不是寻常之路,须得走够外圈十三转才有资格走这条在密宗属于空行母的修行之路。不过马年走外圈一转就可以走内圈,这听上去是不是很划算?我们原本设想的是用两天走完外圈一转,听说转山路上有的是可以投宿的帐篷,也不必担心食物,何况还可以雇请背夫,但临行前却改作一天,或许是因为我们这几个转山的都是藏人,无须顾虑会有高山反应。不过这就得早早起来,尽管我不愿意在半夜3点半就钻出暖和的睡袋,然而转山是头等大事,哪能贪图安眠?我把从拉萨带来的两大卷经幡、糌粑、桑枝和香,还有相机和胶卷等等,全部交给了一个年纪比我小得多的女孩子,她来自日喀则的一个乡村,专门替人背东西转山。按照规矩,雇一个背夫一般每天60元,据说有时还更少。也有替人转山的,也就是说,那些想转山却因故未去成的,也可以花钱雇人来代替自己转,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取巧的办法?
我们是差不多5点半开始转冈日的。可我怎么也遏止不住睡意如波涛一般不停地卷来,几乎是一边打瞌睡一边摇摇晃晃地走着,好几次差些摔倒。天色未明,道路狭窄,身前身后人如游蛇但算不上太长,我干脆让过在后面催促个没完的同伴,索性一屁股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抱头而睡。这一睡可能有半个多小时,当我被一串念诵六字真言的声音惊醒,晨光已现,眼前是一条被踩得发白的小路,在堆积着大小石块的荒野间渐渐升高。“哦啧,可别这么睡觉啊。”三个看上去像是拉萨的那些退休后就转经的“嬷拉”(藏语,老太太)在走过我身边时关切地叮嘱着。不过我已神清气爽,而且如被输入了某种活力似的走起路来只觉脚步生风,当很快追赶上同伴们时,都惊呼:“还以为你已经打道回府了。”
不久,途中出现一处起伏缓和的平地,而一侧竟是大半个冈仁波钦那奇妙的山形,兀然现身眼前,似乎触手可及,这不免让人有些无措。冈仁波钦当然不是孤零零地矗立着,然而那些环绕着它的山体既分散,又错落,甚至颜色也一样发灰,使得冈仁波钦犹如花瓣中美丽的花蕊十分突出。而它的几乎整整一面的青色岩层,青色岩层间穿插着由峰顶垂直而下的一道道未融化的雪线,或一道道巨大的冰槽,形成了各种类似文字或图案的神秘形状,颇费思量;以及,那峰顶!—那是什么样的峰顶啊,如果非形容不可,我只能说那是一个散发着绝美无比的光芒的峰顶!即使对于非宗教徒来说,哪怕只是将其视为一座“再也无法朴实的二万二千零二十八英尺高的砾岩层山体”,但也会因它那独具美感的魅力而受到震撼。至于多少年来,无以计数的信徒在面对如此具象化的一个宗教象征时,其心意如何激荡则无须多费笔墨,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曼陀罗”,是“天地宇宙所铸就的曼陀罗”,“只有你亲眼看见它的时候,才能发现那自然的绝对真实的存在”。当然,这还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老外发出的感慨。
于是在活佛的主持下,我们面朝冈仁波钦举行了一系列佛事:礼拜、祈祷;并且各自伏在地上,用粗大的签字笔在经幡上写下亲人和朋友的名字,以示为他们祈求福报。然后挖坑,在坑下埋藏装有经文、香料等的“朋巴”(藏语,宝瓶),在其上用石块垒筑起一个简单的圆塔,中间插上一根碗口粗的木杆,在木杆上系满长长的经幡和哈达并伸延向四周的岩石加以固定,形成一个帷幔似的“塔钦”(藏语,经幡林)。继而煨桑燃香,洒酒供品。山风吹来,那无数面经幡呼呼招展,似是将密密麻麻的愿望无一遗漏地送往所有神灵幻化的大神冈仁波钦的耳中。其实,这些仪式更多地具有本教的色彩,万物有灵因而祭祀神灵无不是土著宗教的特点,佛教在西藏的本土化由此可见一斑。再定睛凝视冈仁波钦似乎有些变化,起先如絮状飘拂的云雾渐渐弥散,呈现出一个佛的世界:清新、明澈,无污无染。
继续转山已是正午以后。据说这一路的海拔都在5000公尺以上,但我却不觉得气喘心紧,或许是因为先前在一帐篷里喝酥油茶吃糌粑的缘故。是否应该介绍一下在高原最能够加强体力的食物恰恰是藏地所独有的牦牛酥油和青稞糌粑,不但充饥耐饿,补充热量,而且绝对抗缺氧?好笑的是,冈仁波钦山下反倒堆满了广告里吹得神乎其神的“红牛”饮料的空壳,似乎喝了“红牛”就有力气转山(相信大多是被游客喝光的)。在快要走到整个转山途中的最高处—海拔5630公尺的卓玛拉山口时,遇见了两个来自康地新龙的宁玛喇嘛:57岁的策仁达吉和25岁的阿加。他俩袈裟破旧,行囊简陋,一脸的紫外线和风霜的痕迹。他俩却灿烂地笑着说,我们要转13圈。我便委托他们替我在拉萨的上师贡觉丹增仁波切转一圈,他因为身体状况不能转山特意交给我两百元,而这两个一心一意转山的喇嘛不正是可以代替的人吗?我又把我母亲让我在一路上布施的几十元钱供养给他俩,他俩却摇手说,我们够了,你可以给别的出家人。看看,这才是真正的喇嘛,我喜欢这样的喇嘛,我于是和他俩结伴而行。几年前已经转过冈日十三圈的策仁达吉还为我指点着一路上的胜迹,如噶举高僧米拉日巴与本教法师斗法留下的足印等等。听着这些超现实的神奇故事,不由我心情欢畅,步履轻松,一点儿也不觉转山之苦。
或许是承蒙冈仁波钦的加持,我们转山的这天是一个好日子,既无烈日当头,又无狂风扑面,使我们不致因了气候的恶劣而举步维艰,直至下山时经过一个绿草茵茵的河谷,突然有小雨如洗尘一般落在身上,顿觉清凉无比。我开心地吟唱起赞颂古汝仁波切的道歌,这首遍及藏地且有着牧场韵味的宗教歌曲,立即得到了两个喇嘛以及身前身后那些相识的或陌生的转山者的应和,竟如合唱似的响彻山谷,且又宛宛转转地伸向转山路的尽头。有一个正磕着等身长头环绕冈仁波钦的年轻藏人也起身聆听,满身泥土的他微笑着,仿佛也在呼应着对诸佛菩萨和神灵众生满怀的感激。这样的转山无疑是一次愉快而难得的经历。当晚9点半,我们转到了冈仁波钦的脚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这一天竟走了差不多50公里的山路,按照转山者的说法,这似乎意味着我们业力较轻,深得佛心,是这样吗?这天是7月3日,省略去圣湖玛旁雍措、古格王国遗址和途中一些寺院的经历不提,六天后,我们圆满地回到了拉萨。
2002年9月写于云南藏区
有必要解释一下冈日或冈仁波钦吗?这座用通俗的话说状如金字塔但用佛语来讲形同“曼陀罗”的山峰,位于西藏蛮荒西部的阿里地区,是环绕青藏高原的几大山系之一——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不过6638公尺,远不如珠穆朗玛更为著名。因为后者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8848公尺是相对于所有山峰的一个绝对高度。然而,对于某部分人来说,数字化的高度并不能取代某种与精神相关的高度,冈仁波钦—这在藏语中是雪山中的珍宝的意思,而把冈仁波钦叫做冈日,似乎是藏人对冈仁波钦的昵称,翻译成汉语其实就是雪山—甚至是珠穆朗玛也望尘莫及的。
提及某部分人,并非有意要在文章中制造某种分野。虽然这某部分人不过是大千世界的微尘无数,概括地讲代表了这几个宗教的信仰者:藏传佛教、印度教、本教和耆那教。其中,本教是远在千年前,佛教尚未进入西藏的一种原始宗教;耆那教据说是印度最古老而今已经式微的一支。这几个宗教都将冈仁波钦视为世界的中心,各有一套被外界视为玄而又玄的说法,但我只想点到为止,不再一一阐发,因为我不愿意复杂化,一来这似乎离题太远,二来也非我力所能及。或许我的目的仅仅出于一个,那就是想要说明我也在这某部分人之内,所以会有今年或马年去转冈仁波钦的一次朝圣之行。
是不是还得再多言几句?比如关于马年之说?比如关于“转山”而不是“登山”或者“爬山”之说?在传说中,作为人性化与神性化二者兼备的冈仁波钦,它有着与佛陀释迦牟尼同为马的属相,也有着在往昔马年里发生的一些具有教化作用的传奇故事(许多故事都神乎其神,惟有信众深信不疑),另外,在宗教信徒的诸多仪轨中,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绕信仰对象历来被视为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修行方式,于是“转”成为等同于朝圣的一种宗教行为,在千年佛土的西藏早已日常生活化。
冈仁波钦既然是藏传佛教和本教共同认可的最为神圣、无以比拟的“精神之极地”(据说这是佛陀所言),故而在西藏人的传统上,转冈仁波钦当然是一生中必不可缺的经历,无论一圈也罢无数圈也罢,即使来不及转圈却已在迢迢朝圣之路上气绝而亡,那也是一种表达信念的解脱,值得赞颂。而马年转冈仁波钦则被认为效果非凡,有转一圈等于转十三圈之说,因此每逢马年,转者如云,这听上去是不是显得有些投机?
从拉萨出发
确切地说,转冈仁波钦最适当的时间是藏历四月十五,在藏语中是“萨噶达瓦”这一天。“萨噶达瓦”被认为是佛陀释迦牟尼诞辰、成道和圆寂的日子而为西藏佛教徒广泛纪念。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在冈仁波钦的山口树立旗杆,悬挂经幡,然后口诵真言,心无旁骛地走在整整56.5公里(如此精确的数字摘自于有关旅游手册上的介绍)之长的转山路上。
我渴望在马年的“萨噶达瓦”去转冈仁波钦,这在公历上是2002年5月26日。但据悉这并不容易做得到。去的人之多尚在其次,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手续很难办,尤其对于公职人员而言。远在西藏西部的辽阔阿里属于边境地区,与印度和尼泊尔相邻不远的冈仁波钦更是边境上的边境,客观上讲,办理有关手续理所当然。然而今年似有不同的是,若要取得边境通行证须得经过几重关卡,不像往年只需身份证和一点手续费即可。我的一位同事说他足足奔走了半个月才办下去阿里的手续,这令我闻之生畏。
其次很难找到去冈仁波钦的车。尽管拉萨的几个运输公司均为转山者增加了载人的客车和装运行李以及炊事用具的卡车,但票价也涨了不少。许多朝圣的藏人相约共同包下一辆国产客车和一辆东风卡车,历时二十天,包括转神山冈仁波钦和附近的圣湖玛旁雍措,以及沿途的著名寺庙,每人须交三千元,而往年不过一千二百元,至于以散客组团的方式租车,那更是昂贵。
于是“萨噶达瓦”那天我没有走在冈仁波钦的转山路上,而是走在拉萨城里最长的转经路上,这二者之间有多少不同呢?一位当天转过冈仁波钦的自治区广播电台的记者后来告诉我,据粗略统计,转山的人竟达三万之多,从藏地各处如康巴、安多和卫藏赶来的藏人几乎覆盖了整个冈仁波钦,场面蔚为壮观。另一位来自北京某新闻社的摄影师则口吃地说,山脚下差不多有“六、六、六百武警”在警惕地驻守,以防意外。而我所目睹的是,挤坐在被称为“林廓”的转经路上乞讨施舍的人群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汉人,往日里他们中的大多都在拉萨城里做各种小工,但这天都来赶赴这个被他们叫做“藏民发钱的日子”,这倒也别开生面。
我以为我去不成冈仁波钦了。在遗憾中我只能重温四年前那次多少有些惊心动魄的经历。因为人为的因素,如紧张的人际关系和差劲的车况;自然的因素,如西藏复杂的路况和那年猖狂的雨季;使得我相信若要再去一次阿里必须积累几年的勇气,直至时间过滤下来的只有冈仁波钦峰顶那绝对的美丽,而不是一念及就十分害怕的比起一路上的尘土还要多得多的风险。事实上,回想在那个名叫塔青的小村庄,竭力遥望满天云雾中那半掩半现的冈仁波钦,我似乎觉得自己看见的反而是肉眼看不见的某个天梯上重要的一阶。
然而想不到机会从天而降。6月底的一天,突然有朋自远方来,直截了当地说要去冈日转山,还邀我同去,并利用关系迅速地取得了通行证且有某企业的两辆专车护送。那两个朋友是康区古称“绛”(藏语,北方)地的藏人,一个是活佛,一个是政府官员,加上我这个文学工作者是不是很有趣的组合?我翻出了四年前的笔记和地图,当时夹杂其间的尘土竟然扑面而来,我隐隐激动……我们从拉萨出发的那天是6月30日,天高气爽。
走在老路上
一路西去。在日喀则的菜市场买了新鲜的牦牛肉、腌过的腊肉和一叠煎饼,然后在拉孜的一个川菜馆里煮熟、打包。已不同于记忆中多少荒凉的拉孜县城,公路两旁凭添了不少用亮晃晃的瓷砖装饰的饭馆、旅舍和小商店,在那里面经营生意的不是讲四川话的汉族就是一口西北腔的回族。当晚我们所投宿的旅店恰巧音响发生故障,否则将有震耳欲聋的卡拉OK响彻一夜,直至第二天一早驶离拉孜稍远一些,一座紧挨着大片青稞地的寺院以其特有的绛红色充满我们的视界,温暖我们的心情,更远处,过了昂仁县的小镇桑桑就是有名的二十二道班。四年前的一个深夜,我曾经站在被此起彼伏的狗吠声、从门缝里弥散的焚烧牛粪的烟火味所环绕的二十二道班仰望夜空,无比惊讶那布满天穹的星辰竟然如此晶莹,又如此贴近,屏息聆听,似乎可以觉察到星辰静静滑行的声音,那才是一个属于西藏的夜晚。
一过二十二道班就有两条路摆在眼前,任选一条都能到达冈仁波钦,我们选择的是距离较短的南路而非风光更为原生态的北路。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条已经变得亲切的老路,因为坐在性能良好、装备齐全的进口越野车上无疑十分舒适,既不会把骨头颠散也不至于蓬头垢面,当年吃够苦头的记忆已然消褪。走南路要经过两个县城:萨嘎和仲巴。在萨嘎看到的军人似乎比平民多,越过街道半空的横幅标语上写着欢迎援藏干部的字样,公路两旁尽是用亮晃晃的瓷砖装饰的饭馆、旅舍和小商店。临街的一间小屋堆满了土豆、白菜、青椒、西红柿等蔬菜,但价格不菲。一个正在买菜的年轻士兵告诉我,一公斤土豆五元钱。历来处于边防重镇的仲巴则是被疯狂的沙土早已逼往几十公里开外另起炉灶的新仲巴,过去的老县城大半已为黄沙吞没,而新城只有一条径自通向县委和县政府大院的大街,奇怪的是光天化日下那数十盏高悬的路灯竟明晃晃地亮着。我们在新仲巴加满价格飞涨的汽油,而后一口气越过重重沙丘(有的甚至把道路淹没),赶到帕羊住下。
帕羊是仲巴县最西边的一个区。彼时暮色四合,寒意如地气上涌,我们赶紧在一个院子开阔得可以放牧、但房间低矮得只能弯腰的家庭旅馆里放下行李,然后聚拢在那家燃着牛粪的炉子上冒着酥油茶香而且亮着汽灯的大屋子里吃热乎乎的“泼度”(藏语,猫耳朵面)。那家头结红穗、英气逼人的女婿来自康地德格,沉默无语,端坐不动,也无视在他眼前忙里忙外的一家人,而不停干活的已经早衰的女人看上去并不与他般配。这里面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个康巴男人何以入赘到如此遥远的此地且生下两子?朝圣吗?经商吗?还是因为仇杀而避难?我的兴趣不禁为同伴戏谑。由于我们当中有位气宇轩昂的活佛,那家人格外地恭敬和热情,活佛于是取出铃杵,就地修法,并为纷纷解下辫子的一家大小挨个摸顶。
活佛30多岁,喜欢唱歌如同喜欢穿在身上的金黄色。而他的歌喉实在出色,如果他不是活佛,那么藏地的第一歌星肯定非他莫属,因为他不光把宗教道歌唱得无比煽情,也可以把草原上的民歌和风靡藏地的藏族流行歌曲唱得犹如原唱。于是尽管接下来的路况在这一路上最差(比如马攸木拉至霍尔一带有过不完的沙坑和河流),但我们唱着活佛教会的赞颂古汝仁波切(藏语,莲花生大士)和绛白央(藏语,文殊菩萨)的道歌,还有一首专门讲述康巴人怎么去冈仁波钦朝圣的民歌,几乎不觉路途的辛苦,在正午时分便登上了一片挂满七色经幡的坡地,而站在这里正可以遥遥望见云朵中若隐若现的冈仁波钦,不禁想起那民歌中所唱的:
当我这个康巴人终于看到了冈仁波钦那高高的山顶,
我要把我头上的狐皮帽子放在地上,
然后磕三个等身长头。
这里自然是在行政区划里的阿里地区了。那逐渐植被稀少的道路两边逐渐浑圆的山脉和逐渐纵横的溪流,构成的是传统上称之为上部阿里三围的风景(不包括古格遗址周围状如成千上万裹着袈裟的喇嘛层层环坐的土林一带)。但要进入冈仁波钦下面的塔青乡还须在一个边防检查站登记。这是拉孜之后的第二个边防检查站,四年前我曾在此留宿,对驻守于此的军人们单调、艰苦的生活记忆犹新,此次再度经过发现变化似乎不大。办理手续的士兵舔着干裂的嘴唇告诉我,他入伍两年只洗过一次澡,还说他们已经很长时间看不了电视,因为机器坏了。过了检查站,接近冈仁波钦的草地上用树枝和旗帜搭着一座高大而花哨的彩门,两边各书一行大字:“文旅搭台”,“经贸唱戏”;横批是“2002阿里旅游年”。这遭到了坐在我旁边的朋友的批评,认为此种说法既违背当地的经济结构,又轻视实则至关重要的传统文化,暴露了管理者低等的素质。他既是一方的行政长官,又是研究经济的学者,且深怀对民族和土地的挚爱,意见当然中肯。
虽然跟意料中不同的是,我们在路上碰到的车辆并不多,似乎是转山的高潮已经过去,而过往的不过是匆匆的游客,但在冈仁波钦山下依然各种车辆云集,大小帐篷林立,饭馆和出售百货的小店铺简直数不过来。姑且不算在这里做买卖的生意人,仅转山的朝圣者就有上千人,其中不少是长衫飘飘、双目深陷的印度人,难道马年也是他们的转山年?也有来自国内外的广大旅游者,我们在塔青乡藏医学校的招待所就遇上一个搞摄像的广东人,他因为身体不适盘桓于此已一月有余,想转山又不敢,因为有位来自澳门的西藏发烧友正是在转山途中因高原反应突然死亡,而就地火葬的整个过程就是他拍的。据说今年在转山中因高山病致死的有十多人。这当中有外国人、中国人也有年迈的藏人。不过对于信徒来说,能够死在冈仁波钦无疑是幸福的解脱,不活也罢。
转冈日
关于马年转冈仁波钦的文字已经出炉不少,如果继续那种纯然物化的描写,或者走马观花的记录,或者抒发胸臆的感慨,我无意再添一笔。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如一个许多年以前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冈仁波钦的西方人所言:“……想要理解喀拉斯(冈仁波钦在西方的称谓)全部的意蕴以及它非凡的气氛,就必须不仅既要考察它的地理因素,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朝圣者的视角去观察,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放弃我们自己个人的狭而窄的视界……”那也着实不易。
我的意思是,即使我把自己放在前面提到过的那些宗教信仰者之列,但我又有多少可能去感同身受地体会那些浑身上下没有一处无不散发着地地道道的吐蕃气息的同族人的心灵世界呢?换句话说,因为我不是那挤坐在满满的、摇摇晃晃的一大卡车上,或者以三步一个等身长头丈量朝圣之路的他们中的一员,甚而至于,他们裹着的羊皮长袍,他们摇着的嘛尼轮,他们携带的糌粑、酥油和风干肉,以及他们各自浓重的本土口音却无一例外从不设防的笑容和淳朴的眼神,这一切决定了我无法成为他们的代言人,至少是这样一个事实:当我和他们都环绕着冈仁波钦转圈,但他们心中的冈日绝对比我心中的冈日更接近本质意义上的冈日。虽然从根本上说,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座冈日,它和那真实的冈仁波钦形似而神各似。
转山路有外圈和内圈两条路线。通常徒步走外圈一转得要两至三天,但本地山民和不少藏人只要一天即可。而内圈不是寻常之路,须得走够外圈十三转才有资格走这条在密宗属于空行母的修行之路。不过马年走外圈一转就可以走内圈,这听上去是不是很划算?我们原本设想的是用两天走完外圈一转,听说转山路上有的是可以投宿的帐篷,也不必担心食物,何况还可以雇请背夫,但临行前却改作一天,或许是因为我们这几个转山的都是藏人,无须顾虑会有高山反应。不过这就得早早起来,尽管我不愿意在半夜3点半就钻出暖和的睡袋,然而转山是头等大事,哪能贪图安眠?我把从拉萨带来的两大卷经幡、糌粑、桑枝和香,还有相机和胶卷等等,全部交给了一个年纪比我小得多的女孩子,她来自日喀则的一个乡村,专门替人背东西转山。按照规矩,雇一个背夫一般每天60元,据说有时还更少。也有替人转山的,也就是说,那些想转山却因故未去成的,也可以花钱雇人来代替自己转,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取巧的办法?
我们是差不多5点半开始转冈日的。可我怎么也遏止不住睡意如波涛一般不停地卷来,几乎是一边打瞌睡一边摇摇晃晃地走着,好几次差些摔倒。天色未明,道路狭窄,身前身后人如游蛇但算不上太长,我干脆让过在后面催促个没完的同伴,索性一屁股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抱头而睡。这一睡可能有半个多小时,当我被一串念诵六字真言的声音惊醒,晨光已现,眼前是一条被踩得发白的小路,在堆积着大小石块的荒野间渐渐升高。“哦啧,可别这么睡觉啊。”三个看上去像是拉萨的那些退休后就转经的“嬷拉”(藏语,老太太)在走过我身边时关切地叮嘱着。不过我已神清气爽,而且如被输入了某种活力似的走起路来只觉脚步生风,当很快追赶上同伴们时,都惊呼:“还以为你已经打道回府了。”
不久,途中出现一处起伏缓和的平地,而一侧竟是大半个冈仁波钦那奇妙的山形,兀然现身眼前,似乎触手可及,这不免让人有些无措。冈仁波钦当然不是孤零零地矗立着,然而那些环绕着它的山体既分散,又错落,甚至颜色也一样发灰,使得冈仁波钦犹如花瓣中美丽的花蕊十分突出。而它的几乎整整一面的青色岩层,青色岩层间穿插着由峰顶垂直而下的一道道未融化的雪线,或一道道巨大的冰槽,形成了各种类似文字或图案的神秘形状,颇费思量;以及,那峰顶!—那是什么样的峰顶啊,如果非形容不可,我只能说那是一个散发着绝美无比的光芒的峰顶!即使对于非宗教徒来说,哪怕只是将其视为一座“再也无法朴实的二万二千零二十八英尺高的砾岩层山体”,但也会因它那独具美感的魅力而受到震撼。至于多少年来,无以计数的信徒在面对如此具象化的一个宗教象征时,其心意如何激荡则无须多费笔墨,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曼陀罗”,是“天地宇宙所铸就的曼陀罗”,“只有你亲眼看见它的时候,才能发现那自然的绝对真实的存在”。当然,这还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老外发出的感慨。
于是在活佛的主持下,我们面朝冈仁波钦举行了一系列佛事:礼拜、祈祷;并且各自伏在地上,用粗大的签字笔在经幡上写下亲人和朋友的名字,以示为他们祈求福报。然后挖坑,在坑下埋藏装有经文、香料等的“朋巴”(藏语,宝瓶),在其上用石块垒筑起一个简单的圆塔,中间插上一根碗口粗的木杆,在木杆上系满长长的经幡和哈达并伸延向四周的岩石加以固定,形成一个帷幔似的“塔钦”(藏语,经幡林)。继而煨桑燃香,洒酒供品。山风吹来,那无数面经幡呼呼招展,似是将密密麻麻的愿望无一遗漏地送往所有神灵幻化的大神冈仁波钦的耳中。其实,这些仪式更多地具有本教的色彩,万物有灵因而祭祀神灵无不是土著宗教的特点,佛教在西藏的本土化由此可见一斑。再定睛凝视冈仁波钦似乎有些变化,起先如絮状飘拂的云雾渐渐弥散,呈现出一个佛的世界:清新、明澈,无污无染。
继续转山已是正午以后。据说这一路的海拔都在5000公尺以上,但我却不觉得气喘心紧,或许是因为先前在一帐篷里喝酥油茶吃糌粑的缘故。是否应该介绍一下在高原最能够加强体力的食物恰恰是藏地所独有的牦牛酥油和青稞糌粑,不但充饥耐饿,补充热量,而且绝对抗缺氧?好笑的是,冈仁波钦山下反倒堆满了广告里吹得神乎其神的“红牛”饮料的空壳,似乎喝了“红牛”就有力气转山(相信大多是被游客喝光的)。在快要走到整个转山途中的最高处—海拔5630公尺的卓玛拉山口时,遇见了两个来自康地新龙的宁玛喇嘛:57岁的策仁达吉和25岁的阿加。他俩袈裟破旧,行囊简陋,一脸的紫外线和风霜的痕迹。他俩却灿烂地笑着说,我们要转13圈。我便委托他们替我在拉萨的上师贡觉丹增仁波切转一圈,他因为身体状况不能转山特意交给我两百元,而这两个一心一意转山的喇嘛不正是可以代替的人吗?我又把我母亲让我在一路上布施的几十元钱供养给他俩,他俩却摇手说,我们够了,你可以给别的出家人。看看,这才是真正的喇嘛,我喜欢这样的喇嘛,我于是和他俩结伴而行。几年前已经转过冈日十三圈的策仁达吉还为我指点着一路上的胜迹,如噶举高僧米拉日巴与本教法师斗法留下的足印等等。听着这些超现实的神奇故事,不由我心情欢畅,步履轻松,一点儿也不觉转山之苦。
或许是承蒙冈仁波钦的加持,我们转山的这天是一个好日子,既无烈日当头,又无狂风扑面,使我们不致因了气候的恶劣而举步维艰,直至下山时经过一个绿草茵茵的河谷,突然有小雨如洗尘一般落在身上,顿觉清凉无比。我开心地吟唱起赞颂古汝仁波切的道歌,这首遍及藏地且有着牧场韵味的宗教歌曲,立即得到了两个喇嘛以及身前身后那些相识的或陌生的转山者的应和,竟如合唱似的响彻山谷,且又宛宛转转地伸向转山路的尽头。有一个正磕着等身长头环绕冈仁波钦的年轻藏人也起身聆听,满身泥土的他微笑着,仿佛也在呼应着对诸佛菩萨和神灵众生满怀的感激。这样的转山无疑是一次愉快而难得的经历。当晚9点半,我们转到了冈仁波钦的脚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这一天竟走了差不多50公里的山路,按照转山者的说法,这似乎意味着我们业力较轻,深得佛心,是这样吗?这天是7月3日,省略去圣湖玛旁雍措、古格王国遗址和途中一些寺院的经历不提,六天后,我们圆满地回到了拉萨。
2002年9月写于云南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