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星期三

西藏僧人果洛久美名列“100位新闻自由英雄”榜



在世界新闻自由日(5月3日)前夕,在无国界记者官方网站上,无国界记者组织首次公布“100位新闻自由英雄”名单,西藏僧人果洛久美名列其中。

果洛久美是安多(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僧人,他出生于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牧区,44岁。他因2007年参与拍摄纪录片《不再恐惧》(第一部由境内藏人拍摄的关涉真实与证言的纪录片)、并勇于公开表达西藏现实及藏人心声而两度被拘捕、被酷刑,并于2012年9月被失踪、被通缉,至今下落不明。

无国界记者网站中文部分写到:

值此2014年世界新闻出版自由日之际,无国界记者组织首次发布“100位新闻自由的英雄”名单。 
这100位英雄通过他们的工作或者斗争,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勇气,推动和促进了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这百位英雄致力于“服务公众利益”。 
他们实至名归。 
“借世界新闻出版自由日的机会,无国界记者向这些记者和博客作者的勇气致敬,他们为自由事业牺牲了自己的安全,甚至生命”,无国界记者组织总干事Christophe Deloire说。 
他解释,“这些英雄也将鼓舞所有渴望自由的人们。没有他们以及他们同伴的果敢,自由的边界将不会被延伸”。 
无国界记者的这份名单没办法囊括所有为自由斗争的人们,除了这100位英雄,还有更多不知名的斗士,对于所有的记者,无论是专业与否,他们都以各种形式参与和推动了这项伟大事业。
此举是为了捍卫和推动新闻自由,也表达了对受害者的强烈支持,此外,这些数字也可以用于参考。 
这百位英雄,有男性也有女性,年龄从25岁到75岁之间,来自65个国家。

这百位新闻自由英雄中,还有三位中国新闻记者榜上有名:刘虎,黄琦和李建军。

延伸阅读:

向当知项欠和果洛久美致敬http://woeser.middle-way.net/2013/12/blog-post_10.html


附:果洛久美在拉卜楞寺、玉树救灾等照片,以及甘肃省公安厅发的通缉令。


唯色:从两个高峰看藏人自焚诉求

蟹农场·疯蟹 @hexiefarm 的漫画《无题》。

从两个高峰看藏人自焚诉求

文/唯色

自2009年2月27日阿坝格尔登寺僧人扎白自焚抗议,纵观这五年,尤以2012年的11月自焚人数最多——共有28位男女老少,其中有僧尼,多数为牧民;其次是2012年的3月——共有11位自焚者,其中6人是僧人,另有中学生,还有孩子的父母。

为何自焚会在这两个月达到高峰?

这是因为,3月,是数十年来西藏每年的“敏感月”,布满多个“敏感”的日子——如,3月5日是1989年拉萨抗议被镇压纪念日;3月10日是1959年“西藏起义纪念日”;3月14日是2008年西藏抗议周年日;3月16日是2008年阿坝县抗议民众被枪杀纪念日;3月28日是2009年中国政府所定的“农奴解放纪念日”。每年一到3月,当局便如临大敌,而众多的抗议也选择在这个月内举事。2012年3月的自焚高峰,正是11位藏人在这“敏感”的日子,以自焚来表达对压迫者的强烈抗议。

而2012年11月正值中共十八大召开,将产生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28人的自焚最高峰,尤其是在十八大的八天会期中9人自焚,平均每天都有,充分说明藏人自焚是期望促使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改变西藏政策,是将自焚作为一种促成变化的行动——这应该是理解藏人自焚的重要入口。

藏人的自焚形成运动,被认为“是近代史上最强大的政治性的自焚抗议浪潮”,虽然西藏历史上从无将自焚作为政治抗议手段的传统。正如2008年的抗争始自僧人,自焚运动也是僧人领头。自格尔登寺僧人扎白于2009年2月成为境内自焚第一人,之后12位自焚者都是僧人或被当局逐出寺院的僧人。直到2011年12月,才出现第一位世俗人自焚。2012年一季度的20位自焚者中还有15位僧人;到二、三两季度已是世俗人为主;第四季度的前70天,50位自焚者中则有43位世俗人。2013年,28位自焚者中有16位世俗人。进入2014年,6位自焚者中有2位世俗人。迄今135位自焚者中有47位僧尼,其余都是世俗人,涉及藏人社会的多个阶层,而农牧民多达67人。显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普通百姓投身于自焚运动。

作为自焚事件的记录者,我在接受诸多外媒采访时多次强调:藏人的自焚绝不是自杀,而是牺牲!这种自焚不能用佛教戒律衡量,而是现世政治的结果。那一次次腾空而起的火焰,是被民族压迫所点燃,是照亮黑暗西藏的火炬,是2008年抗议的延续,也即是最先挺身而出的色拉寺僧人所说——“我们必须起来”的继续!也即是说,藏人自焚是非常明确的政治抗议;而不是其它性质的抗议。

以佛教戒律将藏人的自焚贬为自杀甚至“杀生”,要么是一叶障目,要么就是中国政府的帮凶。一位具有大成就的高僧对此明确宣示:“西藏僧俗自焚,完全没有违反佛教杀生的教义,也没有与佛法见解相违,更没有犯戒。因为西藏僧俗自焚的动机与目的,毫无沾染一点个人私利的味道……是为了护持佛法,为了争取西藏民族的民主自由的权益”,根本上是“为利他舍自身之菩萨行”,是涅槃的凤凰浴火重生。

2014年4月

(本文为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相关内容由自由亚洲电台藏语专题节目广播,转载请注明。)

2014年4月29日星期二

卫报:拉什迪等50名作家、艺术家联署呼吁中国政府释放伊力哈木•土赫提


中国必须马上释放伊力哈木土赫提

来源:卫报 2014年4月27日
译者:@Buxoro

作为作家与艺术家,我们今天与美国中心笔会一道,抗议对我们的同仁,维吾尔作家、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的拘捕。他只因和平表达了他的人权观点就被指控为分裂国家罪。2014年笔会暨芭芭拉戈德史密斯自由写作奖的获得者土赫提先生,通过他的写作,始终不渝地为汉人与维吾尔人的沟通搭建桥梁。他的命运目前掌握在中国政府的手中,将会对中国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敦促习近平主席尊重土赫提先生自由表达的权利,立即将他释放,并撤销一切对他的指控。

2014115日,北京官方将土赫提先生从家中逮捕,他的两个年幼的儿子在现场被迫目睹了几十名警察的抄家。随后的一个多月,他音信全无,直到2014225日,他的妻子古再丽努尔才接到他被控分裂国家,羁押在数千公里之遥新疆乌鲁木齐看守所的正式通知。这是非常严重的罪行,还不能见他的律师。我们获知,如果在这种毫无根据的指控下定罪,他有可能面临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我们尤其关注当局用土赫提先生的网站——维吾尔在线,作为迫害他的藉口。土赫提先生创办维吾尔在线的明确目的是要增进维吾尔人与汉人之间的了解,他从未宣扬暴力,或鼓励某种政治主张。在习近平政府以稳定为名,对维吾尔人采取过激措施的形形势之下,他的网站起到的反而是至关重要的缓和作用。没有对话,就不会有稳定。

对人权的关注,不分国界,不分种族。自由表达作为基本人权,被国际法所承认,也被中国宪法承认。伊力哈木土赫提所做的无非是行使本国法律给予他的权利。实际上,尊重与保护人权不会损害任何国家,反而会显示其力量。中国政府把创造和谐、稳定社会为其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国家必须允许作家、艺术家、知识分子,以及所有公民畅所欲言,用他们自己选择的论坛互相交流,与世界互动。

释放伊力哈木土赫提,以及其他因为行使自由表达权利而被监禁的作家,包括刘晓波、刘霞,将会向全世界显示中国是一个世界强国,能把接受异见视为健康社会的重要部分。我们知道中国人民已准备好走出这一步,我们希望他们的政府也能同行。

安德烈艾席蒙
爱德华阿尔比
安东尼阿皮亚
奥莱塔
保罗奥斯特
卡尔伯恩斯坦
朱迪布兰德尔
詹尼纳布拉斯基
罗伯特卡洛
罗兹查斯特
罗恩彻诺
塞尔吉奥德拉帕瓦
德里罗
EL多克托罗
珍妮弗伊根
黛博拉艾森伯格
尼尔盖曼
彼得戈德温
芭芭拉戈德史密斯
亚当戈普尼克
菲利普古里维奇
贝丝谷琴
莫莉哈斯凯尔
亚历山大赫蒙
西瑞阿斯维特
妮科尔克劳斯
李昌来
艾瑞尔利维
瓦莱里娅路易塞利
拉里莎麦克法夸尔
凯特曼宁
凯迪马尔顿
苔丝奥德怀尔
弗朗辛普罗斯
维多利亚雷代尔
大卫雷姆尼克
萨尔曼拉什迪
詹姆斯索特
西蒙沙玛
斯泰茜西弗
拉里姆斯
安德鲁所罗门
黛博拉所罗门
朱迪思瑟曼
莉莉塔克
约翰沃特斯
雅各布韦斯伯格
鲍尔威利蒙
布伦达维恩阿波
梅格沃利兹

China must release Ilham Tohti now
The Guardian, Sunday 27 April 2014

As writers and artists, we join PEN American Center today in protesting the arrest of our colleague, Uighur writer and scholar Ilham Tohti, who is being charged with separatism for the peaceful expression of his views on human rights. Mr Tohti, winner of the 2014 PEN/Barbara Goldsmith Freedom to Write Award, has been working peacefully to build bridges between Han Chinese and the Uighur people through his writing. His fate, now in the hand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future. We urge President Xi Jinping to respect Mr Tohti's right to free expression by releasing him and dropping all charges against him immediately.

On 15 January 2014 authorities in Beijing arrested Mr Tohti at his home in front of his two young sons, who were forced to watch as dozens of officers raided their home. He was then effectively disappeared for over a month. Only on February 25 2014, did his wife, Guzaili Nu'er, receive formal notification that Mr Tohti was being held in a detention center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in Urumqi,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 (XUAR), and was being charged with separatism, a particularly serious offence. He has been refused access to his lawyer. We understand that he could face life imprisonment or even the death penalty if convicted on this baseless charge. We are particularly concerned that authorities are using Mr Tohti's website, Uighur Online, as a pretence for his persecution. Mr Tohti founded Uighur Online with the express purpose of promoting understanding between Uighurs and Han Chinese, and he has never advocated violence or promoted a political agenda. Instead, his website has served as a critically important counterpoint to the aggressive measures that Xi Jinping's administration has imposed against the Uighur people in the name of stability. Without dialogue, there can be no stability.

Human rights are of concern to all peoples regardless of frontiers,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is a fundamental human right recognised both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and by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Ilham Tohti has done nothing more than exercise the rights guaranteed to him by his country's own laws.Indeed, 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is not a detriment to any state, but rather a sign of its streng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tated that creating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ety is its goal. To do so, the country must allow writers, artists, intellectuals, and all its citizens to speak their minds freely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 world through whatever platform they choose.

Releasing Ilham Tohti and other writers imprisoned for exercising their right to free expression, including Liu Xiaobo and Liu Xia, would show the world that China is a strong world power that accepts dissent as a crucial part of a healthy society. We know the Chinese people are ready to take this step. We hope their government is as well.

André Aciman
Edward Albee
Anthony Appiah
Ken Auletta
Paul Auster
Carl Bernstein
Judy Blundell
Giannina Braschi
Robert Caro
Roz Chast
Ron Chernow
Sergio de la Pava
Don DeLillo
EL Doctorow
Jennifer Egan
Deborah Eisenberg
Neil Gaiman
Peter Godwin
Barbara Goldsmith
Adam Gopnik
Philip Gourevitch
Beth Gutcheon
Molly Haskell
Aleksandar Hemon
Siri Hustvedt
Nicole Krauss
Chang-Rae Lee
Ariel Levy
Valeria Luiselli
Larissa MacFarquhar
Kate Manning
Kati Marton
Tess O'Dwyer
Francine Prose
Victoria Redel
David Remnick
Salman Rushdie
James Salter
Simon Schama
Stacy Schiff
Larry Siems
Andrew Solomon
Deborah Solomon
Judith Thurman
Lily Tuck
John Waters
Jacob Weisberg
Beau Willimon
Brenda Wineapple
Meg Wolitzer


萨尔曼拉什迪等作家抗议中国关押伊力哈木土赫提

来源:卫报 2014年4月28日
作者:理查德里亚
译者:@Buxoro

在中国西北新疆地区的紧张局势持续不断之时,包括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詹妮弗伊根(Jennifer Egan), 西瑞阿斯维特(Siri Hustvedt)及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在内的作家发表公开信,敦促中国国家主席释放维吾尔作家、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

土赫提于2005年创建维吾尔在线网站,旨在促进有分歧族群之间的对话。今年1月他在北京家中被30余名警察羁押,消失一个多月之后,被指控“涉嫌分裂国家”。如果这个罪名成立,他有可能面临终身监禁,甚至死刑。

信中认为,土赫提的命运将会对“中国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土赫提先生创办维吾尔在线的明确目的是要增进维吾尔人与汉人之间的了解,他从未宣扬暴力,或鼓励某种政治主张。”信中还提到,“在政府以稳定为名,对维吾尔人采取过激措施的形势之下,他的网站起到的反而是至关重要的缓和作用。”

2014年,新疆的反恐行动预算增加了一倍,在这个地区政府加强对所谓打击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斗争,引起人们对压制升级的关注。

土赫提还无法接触他的律师。这位在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教授,多年来一贯为维吾尔问题直言。

2009年,在乌鲁木齐发生造成200人死亡的暴力冲突之后,他被关押了一个多月。 20132月,他在北京机场被阻,无法前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做访问学者。据美国笔会,他的女儿,菊尔伊力哈木,错上了飞机,独自到了美国。土赫提现在被关押在离家数千里的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她将于55日在纽约代表父亲接受2014笔会暨芭芭拉·戈德史密斯自由写作奖。

土赫提是目前在中国被监禁的约35名作家之一,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也在狱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被监禁的作家数量基本没变,但对作家的监视与骚扰一直在加剧。

信中继续提到中国宪法也承认言论自由,土赫提“所做的无非是行使本国法律给予他的权利” 。信的作者还认为尊重人权是“国家实力的标志”

“释放伊力哈木·土赫提,以及其他因为行使自由表达权利而被监禁的作家,包括刘晓波、刘霞,将会向全世界显示中国是一个世界强国,能把接受异见视为健康社会的重要部分。我们知道中国人民已准备好走出这一步,我们希望他们的政府也能同行。”

Salman Rushdie joins writers' protest at China's jailing of Ilham Tohti
Richard Lea
theguardian.com, Monday 28 April 2014 03.00 EDT

 As tensions continue in China's north-western area of Xinjang, writers including Paul Auster, Jennifer Egan, Siri Hustvedt and Salman Rushdie have written to the Guardian urging the Chinese president to release the Uighur writer and scholar Ilham Tohti.

Tohti, who founded the website Uighur Online in 2005 to promote dialogue in the ethnically divided region, was seized at his Beijing home by more than 30 police officers in January, disappearing for a month before being charged with "separatism" – a charge which leaves him facing life imprisonment or even the death penalty if convicted.

The letter argues that Tohti's fate will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future".

 "Mr Tohti founded Uighur Online with the express purpose of promoting understanding between Uighurs and Han Chinese, and he has never advocated violence or promoted a political agenda," the letter continues. "Instead, his website has served as a critically important counterpoint to the aggressive measures your administration has imposed against the Uighur people in the name of stability."

Xinjiang's budget for anti-terrorism operations has doubled in 2014, raising concerns of increased repression as the region steps up operations which the government describes as a battle against terrorism and religious extremism.

Tohti, who has been refused access to his lawyer, teaches economics at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in Beijing and has spoken out on Uighur issues for many years.

In 2009 he was detained for over a month after violent clashes in Urumqi left 200 dead. In February 2013 he was prevented from travelling to the US, where he was due to take up a fellowship at Indiana University, and held at Beijing airport. Officials allowed his daughter, Jewher Ilham, to board the plane in error, according to American PEN, stranding her in the US. With Tohti currently being held thousands of miles from his home in Xinjiang's capital Urumqi, she will accept the 2014 PEN/Barbara Goldsmith Freedom to Write award in her father's place at a ceremony in New York on 5 May.

Tohti is one of about 35 writers currently imprisoned in China, including the 2010 Nobel peace laureate, Liu Xiaobo. The number of authors in detention has remained roughly constant since the Beijing Olympics in 2008, while surveillance and harassment have steadily increased.

With freedom of expression recognised by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the letter continues, Tohti "has done nothing more than exercise the rights guaranteed to him by his country's own laws". Respecting human rights is a "sign of … strength", the authors argue.

"Releasing Ilham Tohti and other writers imprisoned for exercising their right to free expression, including Liu Xiaobo and Liu Xia, would show the world that China is a strong world power that welcomes dissent as a crucial part of a healthy society. We know the Chinese people are ready to take this step. We hope you are as well."

2014年4月28日星期一

旧文重贴:转,转,转——马年转冈日


这篇散文写于2002年,收入图文游记《绛红色的地图》(2004年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当年被查禁,是我的第二本禁书)。以下图片皆为2002年朝圣神山冈仁波齐(又写冈仁波钦)时所拍。

转,转,转——马年转冈日

文/唯色

有必要解释一下冈日或冈仁波钦吗?这座用通俗的话说状如金字塔但用佛语来讲形同“曼陀罗”的山峰,位于西藏蛮荒西部的阿里地区,是环绕青藏高原的几大山系之一——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不过6638公尺,远不如珠穆朗玛更为著名。因为后者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8848公尺是相对于所有山峰的一个绝对高度。然而,对于某部分人来说,数字化的高度并不能取代某种与精神相关的高度,冈仁波钦—这在藏语中是雪山中的珍宝的意思,而把冈仁波钦叫做冈日,似乎是藏人对冈仁波钦的昵称,翻译成汉语其实就是雪山—甚至是珠穆朗玛也望尘莫及的。

提及某部分人,并非有意要在文章中制造某种分野。虽然这某部分人不过是大千世界的微尘无数,概括地讲代表了这几个宗教的信仰者:藏传佛教、印度教、本教和耆那教。其中,本教是远在千年前,佛教尚未进入西藏的一种原始宗教;耆那教据说是印度最古老而今已经式微的一支。这几个宗教都将冈仁波钦视为世界的中心,各有一套被外界视为玄而又玄的说法,但我只想点到为止,不再一一阐发,因为我不愿意复杂化,一来这似乎离题太远,二来也非我力所能及。或许我的目的仅仅出于一个,那就是想要说明我也在这某部分人之内,所以会有今年或马年去转冈仁波钦的一次朝圣之行。

是不是还得再多言几句?比如关于马年之说?比如关于“转山”而不是“登山”或者“爬山”之说?在传说中,作为人性化与神性化二者兼备的冈仁波钦,它有着与佛陀释迦牟尼同为马的属相,也有着在往昔马年里发生的一些具有教化作用的传奇故事(许多故事都神乎其神,惟有信众深信不疑),另外,在宗教信徒的诸多仪轨中,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绕信仰对象历来被视为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修行方式,于是“转”成为等同于朝圣的一种宗教行为,在千年佛土的西藏早已日常生活化。

冈仁波钦既然是藏传佛教和本教共同认可的最为神圣、无以比拟的“精神之极地”(据说这是佛陀所言),故而在西藏人的传统上,转冈仁波钦当然是一生中必不可缺的经历,无论一圈也罢无数圈也罢,即使来不及转圈却已在迢迢朝圣之路上气绝而亡,那也是一种表达信念的解脱,值得赞颂。而马年转冈仁波钦则被认为效果非凡,有转一圈等于转十三圈之说,因此每逢马年,转者如云,这听上去是不是显得有些投机?

从拉萨出发

确切地说,转冈仁波钦最适当的时间是藏历四月十五,在藏语中是“萨噶达瓦”这一天。“萨噶达瓦”被认为是佛陀释迦牟尼诞辰、成道和圆寂的日子而为西藏佛教徒广泛纪念。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在冈仁波钦的山口树立旗杆,悬挂经幡,然后口诵真言,心无旁骛地走在整整56.5公里(如此精确的数字摘自于有关旅游手册上的介绍)之长的转山路上。

我渴望在马年的“萨噶达瓦”去转冈仁波钦,这在公历上是2002年5月26日。但据悉这并不容易做得到。去的人之多尚在其次,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手续很难办,尤其对于公职人员而言。远在西藏西部的辽阔阿里属于边境地区,与印度和尼泊尔相邻不远的冈仁波钦更是边境上的边境,客观上讲,办理有关手续理所当然。然而今年不同的是,若要取得边境通行证须得经过几重关卡,不像往年只需身份证和一点手续费即可。我的一位同事说他足足奔走了半个月才办下去阿里的手续,这令我闻之生畏。


其次很难找到去冈仁波钦的车。尽管拉萨的几个运输公司均为转山者增加了载人的客车和装运行李以及炊事用具的卡车,但票价也涨了不少。许多朝圣的藏人相约共同包下一辆国产客车和一辆东风卡车,历时二十天,包括转神山冈仁波钦和附近的圣湖玛旁雍措,以及沿途的著名寺庙,每人须交三千元,而往年不过一千二百元,至于以散客组团的方式租车,那更是昂贵。

于是“萨噶达瓦”那天我没有走在冈仁波钦的转山路上,而是走在拉萨城里最长的转经路上,这二者之间有多少不同呢?一位当天转过冈仁波钦的自治区广播电台的记者后来告诉我,据粗略统计,转山的人竟达三万之多,从藏地各处如康地、安多和卫藏赶来的藏人几乎覆盖了整个冈仁波钦,场面蔚为壮观。另一位来自北京某新闻社的摄影师则口吃地说,山脚下差不多有“六、六、六百武警”在警惕地驻守,以防意外。而我所目睹的是,挤坐在被称为“林廓”的转经路上乞讨施舍的人群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汉人,往日里他们中的大多都在拉萨城里做各种小工,但这天都来赶赴这个被他们叫做“藏民发钱的日子”,这倒也别开生面。

我以为我去不成冈仁波钦了。在遗憾中我只能重温四年前那次多少有些惊心动魄的经历。因为人为的因素,如紧张的人际关系和差劲的车况;自然的因素,如西藏复杂的路况和那年猖狂的雨季;使得我相信若要再去一次阿里必须积累几年的勇气,直至时间过滤下来的只有冈仁波钦峰顶那绝对的美丽,而不是一念及就十分害怕的比起一路上的尘土还要多得多的风险。事实上,回想在那个名叫塔钦的小村庄,竭力遥望满天云雾中那半掩半现的冈仁波钦,我似乎觉得自己看见的反而是肉眼看不见的某个天梯上重要的一阶。

然而想不到机会从天而降。6月底的一天,突然有朋自远方来,直截了当地说要去冈日转山,还邀我同去,并利用关系迅速地取得了通行证且有某企业的两辆专车护送。那两个朋友是康区古称“绛”(藏语,北方)地的藏人,一个是活佛,一个是政府官员,加上我这个文学工作者是不是很有趣的组合?我翻出了四年前的笔记和地图,当时夹杂其间的尘土竟然扑面而来,我隐隐激动……我们从拉萨出发的那天是6月30日,天高气爽。

走在老路上

一路西去。在日喀则的菜市场买了新鲜的牦牛肉、腌过的腊肉和一叠煎饼,然后在拉孜的一个川菜馆里煮熟、打包。已不同于记忆中多少荒凉的拉孜县城,公路两旁凭添了不少用亮晃晃的瓷砖装饰的饭馆、旅舍和小商店,在那里面经营生意的不是讲四川话的汉族就是一口西北腔的回族。当晚我们所投宿的旅店恰巧音响发生故障,否则将有震耳欲聋的卡拉OK响彻一夜,直至第二天一早驶离拉孜稍远一些,一座紧挨着大片青稞地的寺院以其特有的绛红色充满我们的视界,温暖我们的心情,更远处,过了昂仁县的小镇桑桑就是有名的二十二道班。四年前的一个深夜,我曾经站在被此起彼伏的狗吠声、从门缝里弥散的焚烧牛粪的烟火味所环绕的二十二道班仰望夜空,无比惊讶那布满天穹的星辰竟然如此晶莹,又如此贴近,屏息聆听,似乎可以觉察到星辰静静滑行的声音,那才是一个属于西藏的夜晚。

一过二十二道班就有两条路摆在眼前,任选一条都能到达冈仁波钦,我们选择的是距离较短的南路而非风光更为原生态的北路。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条已经变得亲切的老路,因为坐在性能良好、装备齐全的进口越野车上无疑十分舒适,既不会把骨头颠散也不至于蓬头垢面,当年吃够苦头的记忆已然消褪。走南路要经过两个县城:萨嘎和仲巴。在萨嘎看到的军人似乎比平民多,比军人更刺眼的是撞见两个穿着暴露的妖娆女子,应该不是游客。越过街道半空的横幅标语上写着欢迎援藏干部的字样,道路两旁尽是用亮晃晃的瓷砖装饰的饭馆、旅舍和小商店。临街的一间小屋堆满了土豆、白菜、青椒、西红柿等蔬菜,但价格不菲。一个正在买菜的年轻士兵告诉我,一公斤土豆五元钱。历来处于边防重镇的仲巴则是被疯狂的沙土早已逼往几十公里开外另起炉灶的新仲巴,过去的老县城大半已为黄沙吞没,而新城只有一条径自通向县委和县政府大院的大街,奇怪的是光天化日下那数十盏高悬的路灯竟明晃晃地亮着。我们在新仲巴加满价格飞涨的汽油,而后一口气越过重重沙丘(有的甚至把道路淹没),赶到帕羊住下。

帕羊是仲巴县最西边的一个区。彼时暮色四合,寒意如地气上涌,我们赶紧在一个院子开阔得可以放牧、但房间低矮得只能弯腰的家庭旅馆里放下行李,然后聚拢在那家燃着牛粪的炉子上冒着酥油茶香而且亮着汽灯的大屋子里吃热乎乎的“泼度”(藏语,猫耳朵面)。那家头结红穗、英气逼人的女婿来自康地德格,沉默无语,端坐不动,也无视在他眼前忙里忙外的一家人,而不停干活的已经早衰的女人看上去并不与他般配。这里面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个康巴男人何以入赘到如此遥远的此地且生下两子?朝圣吗?经商吗?还是因为仇杀而避难?我的兴趣不禁为同伴戏谑。由于我们当中有位气宇轩昂的活佛,那家人格外地恭敬和热情,活佛于是取出铃杵,就地修法,并为纷纷解下辫子的一家大小挨个摩顶。

活佛30多岁,喜欢唱歌如同喜欢穿在身上的金黄色。而他的歌喉实在出色,如果他不是活佛,那么藏地的第一歌星肯定非他莫属,因为他不光把宗教道歌唱得无比煽情,也可以把草原上的民歌和风靡藏地的藏族流行歌曲唱得犹如原唱。于是尽管接下来的路况在这一路上最差(比如马攸木拉至霍尔一带有过不完的沙坑和河流),但我们唱着活佛教会的赞颂古汝仁波切(藏语,莲花生大士)和绛白央(藏语,文殊菩萨)的道歌,还有一首专门讲述康巴人怎么去冈仁波钦朝圣的民歌,几乎不觉路途的辛苦,在正午时分便登上了一片挂满七色经幡的坡地,而站在这里,正可以遥遥望见云朵中若隐若现的冈仁波钦,不禁想起那民歌中所唱的:

当我这个康巴终于看到了冈仁波钦那高高的山顶,
我要把我头上的狐皮帽子放在地上,
然后磕三个等身长头。


这里自然是在行政区划里的阿里地区了。那逐渐植被稀少的道路两边逐渐浑圆的山脉和逐渐纵横的溪流,构成的是传统上称之为上部阿里三围的风景(不包括古格遗址周围状如成千上万裹着袈裟的喇嘛层层环坐的土林一带)。但要进入冈仁波钦下面的塔钦乡还须在一个边防检查站登记。这是拉孜之后的第二个边防检查站,四年前我与CCTV的一个摄制组曾在此留宿,对驻守于此的军人们单调的生活记忆犹新,此次再度经过发现变化似乎不大。办理手续的士兵舔着干裂的嘴唇告诉我,他入伍两年只洗过一次澡,还说他们已经很长时间看不了电视,因为机器坏了。过了检查站,接近冈仁波钦的草地上用树枝和旗帜搭着一座高大而花哨的彩门,两边各书一行大字:“文旅搭台”,“经贸唱戏”;横批是“2002阿里旅游年”。这遭到了坐在我旁边的朋友的批评,认为此种说法既违背当地的经济结构,又轻视实则至关重要的传统文化,暴露了管理者低等的素质。他既是一方的行政长官,又是研究经济的学者,且深怀对民族和土地的挚爱,意见当然中肯。

虽然跟意料中不同的是,我们在路上碰到的车辆并不多,似乎是转山的高潮已经过去,而过往的不过是匆匆的游客,但在冈仁波钦山下依然各种车辆云集,大小帐篷林立,饭馆和出售百货的小店铺简直数不过来。姑且不算在这里做买卖的生意人,仅转山的朝圣者就有上千人,其中不少是长衫飘飘、双目深陷的印度人,难道马年也是他们的转山年?也有来自中国各地的广大旅游者,我们在塔钦乡藏医学校的招待所就遇上一个搞摄像的广东人,他因为身体不适盘桓于此已一月有余,想转山又不敢,因为有位来自澳门的西藏发烧友正是在转山途中因高原反应突然死亡,而就地火葬的整个过程就是他拍的。据说今年在转山中因高山病致死的有十多人。这当中有外国人、中国人也有年迈的藏人。不过对于信徒来说,能够死在冈仁波钦无疑是幸福的解脱,不活也罢。

转冈日

关于马年转冈仁波钦的文字已经出炉不少,如果继续那种纯然物化的描写,或者走马观花的记录,或者抒发胸臆的感慨,我无意再添一笔。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如一个许多年以前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冈仁波钦的西方人所言:“……想要理解喀拉斯(冈仁波钦在西方的称谓)全部的意蕴以及它非凡的气氛,就必须不仅既要考察它的地理因素,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朝圣者的视角去观察,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放弃我们自己个人的狭而窄的视界……”那也着实不易。

我的意思是,即使我把自己放在前面提到过的那些宗教信仰者之列,但我又有多少可能去感同身受地体会那些浑身上下没有一处无不散发着地地道道的吐蕃气息的同族人的心灵世界呢?换句话说,因为我不是那挤坐在满满的、摇摇晃晃的一大卡车上,或者以三步一个等身长头丈量朝圣之路的他们中的一员,甚而至于,他们裹着的羊皮长袍,他们摇着的嘛尼轮,他们携带的糌粑、酥油和风干肉,以及他们各自浓重的本土口音却无一例外从不设防的笑容和淳朴的眼神,这一切决定了我无法成为他们的代言人,至少是这样一个事实:当我和他们都环绕着冈仁波钦转圈,但他们心中的冈日绝对比我心中的冈日更接近本质意义上的冈日。虽然从根本上说,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座冈日,它和那真实的冈仁波钦形似而神各异。

转山路有外圈和内圈两条路线。通常徒步走外圈一转得要两至三天,但本地山民和不少藏人只要一天即可。而内圈不是寻常之路,须得走够外圈十三转才有资格走这条在密宗属于空行母的修行之路。不过马年走外圈一转就可以走内圈,这听上去是不是很划算?我们原本设想的是用两天走完外圈一转,听说转山路上有的是可以投宿的帐篷,也不必担心食物,何况还可以雇请背夫,但临行前却改作一天,或许是因为我们这几个转山的都是藏人,无须顾虑会有高山反应。不过这就得早早起来,尽管我不愿意在半夜3点半就钻出暖和的睡袋,然而转山是头等大事,哪能贪图安眠?我把从拉萨带来的两大卷经幡、糌粑、桑枝和香,还有相机和胶卷等等,全部交给了一个年纪比我小得多的女孩子,她来自日喀则的一个乡村,专门替人背东西转山。按照规矩,雇一个背夫一般每天60元,据说有时还更少。也有替人转山的,也就是说,那些想转山却因故未去成的,也可以花钱雇人来代替自己转,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取巧的办法?

我们是差不多5点半开始转冈日的。可我怎么也遏止不住睡意如波涛一般不停地卷来,几乎是一边打瞌睡一边摇摇晃晃地走着,好几次差些摔倒。天色未明,道路狭窄,身前身后人如游蛇但算不上太长,我干脆让过在后面催促个没完的同伴,索性一屁股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抱头而睡。这一睡可能有半个多小时,当我被一串念诵六字真言的声音惊醒,晨光已现,眼前是一条被踩得发白的小路,在堆积着大小石块的荒野间渐渐升高。“哦啧,可别这么睡觉啊。”三个看上去像是拉萨的那些退休后就转经的“嬷拉”(藏语,老太太)在走过我身边时关切地叮嘱着。不过我已神清气爽,而且如被输入了某种活力似的走起路来只觉脚步生风,当很快追赶上同伴们时,都惊呼:“还以为你已经打道回府了。”


不久,途中出现一处起伏缓和的平地,而一侧竟是大半个冈仁波钦那奇妙的山形,兀然现身眼前,似乎触手可及,这不免让人有些无措。冈仁波钦当然不是孤零零地矗立着,然而那些环绕着它的山体既分散,又错落,甚至颜色也一样发灰,使得冈仁波钦犹如花瓣中美丽的花蕊十分突出。而它的几乎整整一面的青色岩层,青色岩层间穿插着由峰顶垂直而下的一道道未融化的雪线,或一道道巨大的冰槽,形成了各种类似文字或图案的神秘形状,颇费思量;以及,那峰顶!—那是什么样的峰顶啊,如果非形容不可,我只能说那是一个散发着绝美无比的光芒的峰顶!即使对于非宗教徒来说,哪怕只是将其视为一座“再也无法朴实的二万二千零二十八英尺高的砾岩层山体”,但也会因它那独具美感的魅力而受到震撼。至于多少年来,无以计数的信徒在面对如此具象化的一个宗教象征时,其心意如何激荡则无须多费笔墨,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曼陀罗”,是“天地宇宙所铸就的曼陀罗”,“只有你亲眼看见它的时候,才能发现那自然的绝对真实的存在”。当然,这还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老外发出的感慨。


于是在活佛的主持下,我们面朝冈仁波钦举行了一系列佛事:礼拜、祈祷;并且各自伏在地上,用粗大的签字笔在经幡上写下亲人和朋友的名字,以示为他们祈求福报。然后挖坑,在坑下埋藏装有经文、香料等的“朋巴”(藏语,宝瓶),在其上用石块垒筑起一个简单的圆塔,中间插上一根碗口粗的木杆,在木杆上系满长长的经幡和哈达并伸延向四周的岩石加以固定,形成一个帷幔似的“塔钦”(藏语,经幡林)。继而煨桑燃香,洒酒供品。山风吹来,那无数面经幡呼呼招展,似是将密密麻麻的愿望无一遗漏地送往所有神灵幻化的大神冈仁波钦的耳中。其实,这些仪式更多地具有本教的色彩,万物有灵因而祭祀神灵无不是土著宗教的特点,佛教在西藏的本土化由此可见一斑。再定睛凝视冈仁波钦似乎有些变化,起先如絮状飘拂的云雾渐渐弥散,呈现出一个佛的世界:清新、明澈,无污无染。

继续转山已是正午以后。据说这一路的海拔都在5000公尺以上,但我却不觉得气喘心紧,或许是因为先前在一帐篷里喝酥油茶吃糌粑的缘故。是否应该介绍一下在高原最能够加强体力的食物恰恰是藏地所独有的牦牛酥油和青稞糌粑,不但充饥耐饿,补充热量,而且绝对抗缺氧?好笑的是,冈仁波钦山下反倒堆满了广告里吹得神乎其神的“红牛”饮料的空壳,似乎喝了“红牛”就有力气转山(相信大多是被游客喝光的)。在快要走到整个转山途中的最高处—海拔5630公尺的卓玛拉山口时,遇见了两个来自康地新龙的宁玛喇嘛:57岁的策仁达吉和25岁的阿加。他俩袈裟破旧,行囊简陋,一脸的紫外线和风霜的痕迹。他俩却灿烂地笑着说,我们要转13圈。我便委托他们替我在拉萨的上师贡觉丹增仁波切转一圈,他因为身体状况不能转山特意交给我两百元,而这两个一心一意转山的喇嘛不正是可以代替的人吗?我又把我母亲让我在一路上布施的几十元钱供养给他俩,他俩却摇手说,我们够了,你可以给别的出家人。看看,这才是真正的喇嘛,我喜欢这样的喇嘛,我于是和他俩结伴而行。几年前已经转过冈日十三圈的策仁达吉还为我指点着一路上的胜迹,如噶举高僧米拉日巴与本教法师斗法留下的足印等等。听着这些超现实的神奇故事,不由我心情欢畅,步履轻松,一点儿也不觉转山之苦。

或许是承蒙冈仁波钦的加持,我们转山的这天是一个好日子,既无烈日当头,又无狂风扑面,使我们不致因了气候的恶劣而举步维艰,直至下山时经过一个绿草茵茵的河谷,突然有小雨如洗尘一般落在身上,顿觉清凉无比。我开心地吟唱起赞颂古汝仁波切的道歌,这首遍及藏地且有着牧场韵味的宗教歌曲,立即得到了两个喇嘛以及身前身后那些相识的或陌生的转山者的应和,竟如合唱似的响彻山谷,且又宛宛转转地伸向转山路的尽头。有一个正磕着等身长头环绕冈仁波钦的年轻藏人也起身聆听,满身泥土的他微笑着,仿佛也在呼应着对诸佛菩萨和神灵众生满怀的感激。这样的转山无疑是一次愉快而难得的经历。当晚9点半,我们转到了冈仁波钦的脚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这一天竟走了差不多50公里的山路,按照转山者的说法,这似乎意味着我们业力较轻,深得佛心,是这样吗?这天是7月3日,省略去圣湖玛旁雍措、古格王国遗址和途中一些寺院的经历不提,六天后,我们圆满地回到了拉萨。

2002年9月写于云南藏区



2014年4月27日星期日

当局限办“边防证”以禁止藏人朝圣神山

拍于2002年7月3日,我第一次朝圣冈仁波齐。

西藏(图伯特)有朝圣神山圣湖的传统。其中,位于今西藏自治区西部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即冈仁波钦)为所有神山之首,属藏传佛教、印度教、本教和耆那教的圣地。故朝圣冈仁波齐并环绕神山为上千年的传统。尤其每逢马年(佛教徒认为佛陀释迦牟尼与神山冈仁波齐有着同为马的属相,马年为神山冈仁波齐的本位年),更是必去朝圣不可。

今年(2014年)是藏历木马年;值此马年之际,不计其数的宗教信众渴望依循传统,朝圣神圣的冈仁波齐。但是,去往包括冈仁波齐在内的诸多藏地需要办理边境通行证(简称边防证)。而作为藏人,从来办理边防证都非常困难,这些年更是一年比一年难。早有传言说当局禁止藏人今年转冈仁波齐。近日,有明确消息指,西藏当局停止给户籍为西藏本地的人办理边防证。在新浪微博上,从事西藏旅游的网友提示:“基本上等同于在拉萨无法办理前往阿里地区的边防证”,这也就是说,基本上等同于在拉萨的藏人无法办到去阿里的边防证也就无法去转神山冈仁波齐了。

有消息说:“目前西藏本地已经停止给司机办理去阿里的边防证,现有证件截至4月30日为止。”“到五月底之前边防总队最多允许发放不超过1000张边防证,但五月之后目前没有任何消息。”

从事西藏旅游的网友在微博上告诉想在今年去阿里的游客:“把身份证寄回户籍所在地办吧,要是户籍是西藏的就没办法了”,“今年管控比较严,提前内地办好吧”。有汉地游客庆幸地说:“这里到处办不了,还好我在广州办了”。也有游客感叹:“现在在西藏办边防证,比申请申根难。”

显然,有关限制办理前往阿里地区的边防证的规定,是冲着今年马年依照传统朝圣冈仁波齐的藏人来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藏人朝圣自己的神山。有网友说:“此举无非就是限制前往朝拜神山的同时,实际阻止前往7月3日达赖喇嘛在拉达克举行的‘时轮金刚大灌顶’法会”。

我在微博上留言:“太伤心了。12年前,我在朝圣冈仁波齐,转了一圈神山时许愿:下一个12年来临时一定要转第二圈。看来我的心愿实现不了了,真的很伤心。。”

以下图片转自新浪微博。

 

2014年4月25日星期五

记被失踪19年的11世班禅喇嘛


今天是这个孩子25岁的生日,却不能对他说一声“生日快乐”。因为他在年仅6岁时就被失踪了。他被称为“全球最年幼的政治犯”。他就是西藏至关重要的11世班禅喇嘛。整整19年,他就这么被公然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而世界却一直都无可奈何!

我曾写过关于班禅喇嘛的两首诗。一首写于1995年12月的一天,当天我原来的单位——西藏文联召开大会传达有关新班禅被党确立的文件。一首写于2005年10月的一天,读罢BBC前记者伊莎贝·希尔顿(Isabel Hilton)著述的《寻找班禅喇嘛》一书。这两首诗由 A.E.Clark先生译为英文。在这里再次一并贴出,纪念被失踪19年的11世班禅喇嘛。

11世班禅喇嘛根敦•确吉尼玛,于1989年4月25日出生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嘉黎县,父亲名叫贡确平措,母亲名叫德庆曲珍,他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1995年5月17日,在尊者达赖喇嘛宣布6岁的他为十世班禅喇嘛转世灵童之后的第三天,他被中国当局从他的家中带走,被永久监禁在无人知道的地方。据悉,他的母亲曾哭诉:“世界上所有的母亲中,唯有自己是最为悲哀和伤心的母亲,因为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连自己儿子的死活都无法获知。”

十二月

1、
听哪,大谎就要弥天
林中的小鸟就要落下两只
他说:西藏,西藏,正在幸福

愤怒的女孩不节食
遍地的袈裟也在变色
他们说:为了保住这条命

但那一个,啊!
滚烫的血液,滚烫的血液
谁在来世放声恸哭?

2、
乌云!崩溃!
这是我此刻的幻象

我也知道,此刻沉默
就永远沉默

千万张拉长的脸啊
请敞开心扉

那颜色尤为绛红的人
牺牲一次

因为生命之树常青
灵魂,就是灵魂

3、
更大的挫折!
万木从未有过的凋零
小人物噤若寒蝉

那样合拢的双手
却被生生斩断
要填满鹰犬的胃

啊,一串无形的念珠
谁有资格,从肮脏的
尘世,毅然拾起?

1995-12,拉萨

班禅喇嘛

如果时间可以抹煞谎言,
十年是否足够?
一个儿童长成聪颖少年,
却像一只鹦鹉,喃喃学舌,
那是乞求主子欢心的说辞!

另一个儿童,他在哪里?
他手腕上与生俱来的伤痕,
是他的前世,在更早的十年
在北京某个暗无天日的牢房,
被一付手铐,紧紧地捆缚。
而今,渺无音讯的儿童,
是否已经遍体鳞伤?!

如果黑暗有九重,
他和他,身陷的是第几重?
如果光明有九重,
他和他,神往的是第几重?
也许就在黑暗与光明的每一重
他在身陷着,他在神往着......

贡觉松!如此颠倒的人世间,
怎样的无常之苦,
竟在班禅喇嘛的身上轮回示现!

(贡觉松:佛法僧三宝)
2005-10-12,北京


December

1.
"Hear ye!" The big lie shall blot the sky,
Two sparrows in the wood shall fall.
"Tibet," he says, "Tibet is fine and flourishing!"

The furious girl will not bite her tongue.
Everywhere the monastic robe has lost its color.
They say: It's to save our skin.

But that one, oh,
The steaming blood poured out, the hot blood!
In the next life, who will grieve for him?

2.
Storm clouds! Doom!
In my mind's eye I see.

I know if I don't speak now
I'll be silent forever.

Sullen millions,
Lift up your hearts.

He was sacrificed once,
That man of deep red hue.

But as the tree of life is evergreen,
A soul is always a soul.

3.
A worse defeat!
Thouands of trees, blighted as never before.
The little folk are quiet as a cricket in the cold.

The pair of praying hands
Was chopped off
To cram the bellies of kites and curs.

Oh, that rosary unseen,
Who is worthy with a firm hand
To pick it up from the slime of this world?

December 1995, Lhasa

The Panchen Lama

If time can cover up a lie,
Is ten years enough?
A child matures into a clever youth,
But like a parrot, mumbles by rote
The phrases that will please his masters.

The other child, where is he?
The scar-like birthmark on his wrist recalls
His previous life, before, when for ten years
He sat trussed with tight handcuffs
In some Beijing cell no ray of light could reach.
What bruises mar him now,
The child no one hears from?

If there are nine levels to the darkness,
At which one are they trapped - he, and the other?
If there are nine levels to the light,
To which do they aspire - he, and the other?
Perhaps, in each phase of darkness and of light,
Where one is trapped, the other aspires.

Kunchoksum! The world's turned upside down,
That the pain of impermanence,
Of samsara, has struck home to the Panchen Lama!

12 October 2005, Beijing

历历在目:与平汪先生的合影


平措汪杰先生于3月30日在北京医院高龄去世。第二天上午,尊者达赖喇嘛在达兰萨拉的法会上,评价“他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对西藏民族有着一颗赤诚之心”。

而今天(4月25日)上午,中共将在八宝山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并且,会在他的遗体上覆盖鲜红的中共党旗。事实上,平汪先生在遗嘱中有明确声明:“根本不必在八宝山等处,稿(搞)任何遗体告别式。”

昨天,我用了几个小时找到这些照片——数年来与平汪先生的合影。第一张是2000年12月17日拍的,我自己都忘了认识平汪先生已有十三年多;最后一张是2012年7月22日拍的,我很后悔最后一次见到他时,是去年2月间,在他刚搬过去的新居,只顾着说话,忘记了合影,其实那时,格啦(我们这么称呼他)的身体还好。去年6月的一天,本来约定了时间要去看望他,但那天下午,我被七八个警察及国保围住,“护送”回家,长达数日,完全隔绝与外界任何人见面,以至于我再也没能见到平汪先生,因为,他7月便生病住院,八个月后,即2014年3月30日,在北京医院去世。

此时此刻,我很想念平汪先生,耳边似乎传来他在低声而有力地唱着他年轻时写的歌曲:“起来,起来,起来/西藏的兄弟们/战斗的时刻已经来到/你们还没从睡梦中醒来吗/我们再也不能生活于/强大官员的压迫下/吃糌巴的人们,起来吧/夺取你自己的土地/夺取政治权力”……

我尊敬的平汪先生,愿您安息;愿您往生净土;若轮回,愿您来世重返雪域,为您深爱的图伯特民族成就“自家的主人”的愿力。

嗡嘛呢叭咪吽……

2000年12月17日。北京,平汪先生家。
2005年1月1日。北京,平汪先生家。与王力雄同平汪先生合影。

2006年12月10日。北京,平汪先生家。与朋友同平汪先生及夫人茨旦啦合影。
2008年2月24日。北京,平汪先生家。与丹增索朗啦、瑞图啦、德乾啦同平汪先生及夫人茨旦啦合影。
2008年1月间。北京,平汪先生家。与拉卜楞寺喇嘛久美、王力雄同平汪先生合影。
2011年7月21日。北京,平汪先生家。与王力雄同平汪先生合影。
2011年11月3日。北京,平汪先生家。
2012年2月4日。北京,平汪先生家。
2012年7月22日。北京,平汪先生家。